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禽流感病毒最喜歡的環境
102/12/02
瀏覽次數
9976
王道還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病例並不多,但是一旦感染,死亡率高達60%。大多數病例都與家禽場暴發禽流感疫情有關。家禽感染這種病毒的途徑有二:與病禽直接接觸,或者是透過已遭病毒汙染的物質,例如水與飼料。禽流感病毒可以透過許多途徑在環境中散播,包括人類交通網。至於野鳥扮演的角色,至今難下定論。
禽流感病毒在各種環境條件中的存活能力,是設計防疫政策、控制疫情的重要參數,但至今缺少完整的資訊。一般而言,禽流感病毒在水中能存活幾個月,甚至1年以上,視水的溫度、鹹度而定。而不同的禽流感病毒,對環境壓力(如溫度、溼度、陽光等)的耐受能力也可能不同。
於是美國一個研究團隊,以對人類威脅最大的H5N1禽流感病毒進行了實驗。他們發現室溫(攝氏23度)時,病毒存活能力最低;在低溫(攝氏3度)、相對溼度低的環境中,存活能力最強,在玻璃、鋼管表面與表層土壤可存活至少13日;其次是低溫(攝氏3度)、相對溼度高的環境。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10年10月,454期,78 ~ 81頁
禽禽病毒(2)
禽流感(9)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3/12/15
動物輸血需求爆增,如何為捐血犬貓築起健全醫療後盾?
李依庭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1/24
透過臺德氫能合作 推動綠氫技術與永續未來——專訪蕭述三校長
李依庭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1/29
生物多樣性資料庫 iNaturalist(愛自然)——全民參與,一起保育大自然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0/30
有問題就問資料探勘!但是能得到滿意的答案嗎?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