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野火肆虐 森林將一蹶不振?
102/01/23
瀏覽次數
17815
李柏昱
|
國立臺灣大學 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最近(2013),澳洲塔斯馬尼亞州與新南威爾斯州發生猛烈的森林大火,大火吞沒了數千公頃的樹林和幾百棟房屋。無獨有偶,去年(2012)美國西部也經歷嚴重的野火肆虐。過去,森林野火被視為能促進營養物質循環,森林也總是能從灰燼中浴火重生,不全然是壞事一件。但是最近專家指出,未來森林可能因為毀滅性大火的重擊而一蹶不振。
對於已經研究美國新墨西哥州森林野火三十餘年的生態學家克雷格‧艾倫來說,森林發生大火並不意外,意外的是現在的森林大火延燒速度之快與強度之大。「這次大火之後,森林可能不會恢復原貌。」他在勘察一片於2011年夏季被燒毀的森林之後說道。
過去,由於森林大火燃燒時是不均勻的,因此大火後總會有一些樹木倖存,這些樹木對幫助森林的重建至關重要。
近百年來,森林防火政策刻意抑制火災,使灌木叢與較為細小的樹木得以遍布於森林之中,加上十年來的乾旱,導致許多樹木無力抵抗病蟲害而死亡,使得森林充滿大量的可燃物。
大量可燃物使森林容易發生樹冠火災(crown fire),使火災快速延燒且更為猛烈。發生樹冠火災的地區森林將難以重建,有些19世紀被燒毀的地區至今仍未恢復原貌,這些地區將被灌木或草地取代。
氣候變遷造成全球氣溫上升與越來越頻繁的旱象,使森林重建時,較耐熱且耐旱的植物會較有優勢。1996年一場毀滅性大火之後,適應性強的矮小橡樹(scrub oaks)快速佔據被燒毀的地區,圍繞孤島般的黃松與針葉林。近年來大火再次侵襲,橡樹燃燒時又快又熱,上次大火倖存的針葉林全被燒死。
面對全球持續增溫,艾倫說:「如果對於美國西南部的增溫趨勢預測正確,則二十一世紀中葉以前,當今我們所熟悉的森林都將因為野火而替換成由其他更耐旱的植物主導整個生態系。」
森林大火會造成表土因為缺乏植被而快速侵蝕,也會導致土壤營養的流失。為了防止森林持續消失,目前防火政策已經轉為適度的「人為縱火」,以避免大規模毀滅性的森林大火,專家也建議進行森林樹種的基因改良,增進森林防火的能力。但是另有一派聲音認為,大火後應直接種植橡樹等耐熱耐旱的樹種,以人為介入的方式幫助森林快速完成替換過程。
面對氣候變遷的不確定性,艾倫建議可以透過混和種植原來的森林樹種與其他來自較低海拔或是適應溫暖氣候的樹種,讓森林擁有較高的彈性面對氣候變遷。但是,艾倫說:「對於像我們這種在這裡長期工作的人來說,感覺就像是失敗了。」
責任編輯:鄭國威 | 元智大學資訊社會所
資料來源
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重大天然災害之防救災科普知識教育推廣」計畫
乾旱(23)
森林(10)
火災(4)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3/10/08
當 AI 晶片全面進攻終端裝置,產業有哪些挑戰與應用?
簡永昌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1/29
必須持續開著警示燈 提醒大眾關注科學領域中的偏見問題
單文婷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影音創作與數位媒體產業研究所
儲存書籤
113/10/30
有問題就問資料探勘!但是能得到滿意的答案嗎?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1/25
用綠豆殼突破貓的絕症——貓傳染性腹膜炎的新可能
李元傑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