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下的糧食危機及不容忽視的農業碳排放
氣候變遷是全世界面臨的重大危機之一,全世界科學家已確認人類活動所排放的溫室氣體「無庸置疑地」(unequivocally)是全球暖化的元兇。說起碳排放,多數人腦海浮現的第一個畫面,或許是排放大量濃煙的火力發電廠、製造業工廠,放眼各部門,大眾問責的眼神也多集中於能源部門或工業部門。
然而根據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資料顯示,來自「農業部門」的碳排放也不容小覷,若將林業和其他土地利用納入考慮,如森林砍伐、開墾農田,「農業、林業與其他土地利用」(agriculture, forestry and other land use, AFOLU)的整體溫室氣體排放比例將來到驚人的 23% ,因此,如何減少農業相關活動的碳排放,發展有別於傳統的低碳農業、增加自然碳匯,是當今世代面臨的重要課題。
除了發展低碳農業外,因氣候變遷大幅加劇自然災害的發生頻率與強度,嚴重且直接威脅農業的穩定性,在極端天氣事件的影響下,乾旱、洪水、颶風將破壞農田、減少作物產量,甚至影響全球糧食安全,因此,建構一個既能夠應對氣候變遷挑戰,又能保障長期糧食生產的韌性農業(resilient agriculture)系統,也成為了刻不容緩之關鍵任務。本篇由農業部農業氣象與設施工程研究室姚銘輝研究員帶我們瞭解,臺灣農業如何調適氣候災害。
低碳農業、韌性農業已經成為全球農業發展的重要趨勢。圖片來源:CHEN_victor/Pixabay
農業的碳排放從哪裡來?
碳排放(carbon emissions)雖名為「碳」排放,但實際上,泛指直接或間接產生的各式「溫室氣體」(greenhouse gas, GHGs),包括 81% 的二氧化碳(CO₂)、10% 的甲烷(CH₄)和 7% 的氧化亞氮(N₂O)。
以最廣為人知的二氧化碳為例,現代農業廣泛使用各類機械,如插秧機、曳引機、收穫機等,高度依賴於化石燃料提供能源,運作過程會直接產生二氧化碳排放,此外,灌溉、農產品乾燥及加工、化學肥料和農藥的製造過程,也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同樣會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此外,隨著森林被砍伐或農田耕犁過程,儲存在植物和土壤中的碳會被釋放到大氣中,尤其在熱帶地區,森林砍伐是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來源。
雖然甲烷看似僅涵蓋了 10% 的溫室氣體,臺灣近年甲烷排放也僅占溫室氣體總量不及 1.7% 的比例,但甲烷造成的溫室效應相當驚人,其效力為二氧化碳數十倍。
在農業的範疇中,根據聯合國農糧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的估計,全球畜牧業排放的甲烷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約 14.5%,主要來自反芻動物(如牛、羊等)的消化系統和糞便管理。在反芻動物的消化過程中,胃內的微生物將分解植物纖維並產生甲烷,隨後經由打嗝、放屁釋放到大氣中,同時,動物糞便在缺氧環境下(如糞池)進行分解時,也會釋放出甲烷和氧化亞氮。
除了畜牧業外,水稻種植也是農業甲烷排放的關鍵來源,由於水稻田時常處於湛水狀態,土壤中的有機物會在缺氧環境中被厭氧微生物分解,產生甲烷並釋放到大氣中,特別是在東南亞和中國等地區尤為顯著。
氧化亞氮則主要來自農業氮肥的使用,當肥料施用到土壤中後,土壤中的微生物會進行硝化作用(nitrification)及脫氮作用(denitrification),將氮肥轉化為氧化亞氮並排放至大氣,或是透過其他離子型態進入土壤、水,最後產生氧化亞氮排放。
不能再等了!淨零時代,臺灣農業的下一步
為了遏止驚人的增溫趨勢,世界各國簽署《巴黎協定》,並於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第 26 次締約國會議(COP26)上,達成了「2050 淨零碳排」(2050 net zero)的一致性目標,開啟碳定價與碳交易的國際市場,並積極推動「自然為本的解方」(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的減緩與調適策略,以有效降低氣候變遷對社會、經濟和環境的衝擊。
然而,具體而言,臺灣農業有何積極作為以邁向淨零,達成永續、共榮之目標?農業部推出「減量」、「增匯」、「循環」及「綠趨勢」4 大政策主軸,提出 19 項策略與對應的 59 項措施,例如全面建立並盤點農業活動碳排放資訊、減少對化學肥料和農藥的依賴、改進耕作方法、精準飼餵模式、選育適合低碳栽培模式之品種、提高土地的碳吸存能力、發新型節能農漁業機具等等措施。
雖然工業發展帶來了氣候變遷的危機,使得科技與大自然隱隱約約成為對立的雙方,然而,實際上並非如此,在低碳農業的發展下,高科技得以優化傳統農業,並與生態保護策略互補發展,使兩者相輔相成。
用科技防範災害!一窺農試所的防災科研之力
臺灣農業每年因氣象災害而損失金額屢創新高,嚴重影響農民收益及消費者負擔,因此,農業部農業試驗所於 105 年即曾推動「農林氣象災害風險指標建置及災害調適策略之研究」計畫,在中央氣象署及國家災害防救中心的協助,農業部各研發單位的共同努力下,研發農業防災資訊推廣及技術,依據作物致災條件提供精緻化災害預報及預警,建立災前防範及災後復原的配套措施,並將相關成果和觀念推廣至全臺農民與相關生產者。
具體的災前防範可以怎麼做呢?計畫執行團隊統計我國歷史災害與農損資料後,發現臺灣農業災害具有「規則性」,受害作物種類、受損區域均有重複出現的現象,因此,農業試驗所透過分析全台各地的受災脆弱度、標示災害發生熱區(hot zone),建立完整的重要經濟作物之「防災栽培曆」,讓農民能夠了解什麼作物在什麼時節容易面臨天災,又有哪些防災方法。
此外,農業試驗所結合作物資料和中央氣象署的即時氣象資料,建置「作物災害早期預警資訊平台」(https://disaster.tari.gov.tw/ARI/),讓農民獲得以「週」為時間尺度的災害預報;上架「農作物災害通報」App,讓農民能夠在天災來襲前,提前採收或建置防災措施。
低碳農業、韌性農業已經成為全球農業發展的重要趨勢,不僅是應對當前環境挑戰的必需,更是確保未來糧食安全的關鍵,未來,隨著智慧科技與自然解方的進一步融合,我們有機會打造一個既能降低碳排放、又能抵禦氣候變遷的農業系統,帶領農業進入更永續的下一個篇章。
本著作係採用 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 授權.
本授權條款允許使用者重製、散布、傳輸著作,但不得為商業目的之使用,亦不得修改該著作。 使用時必須按照著作人指定的方式表彰其姓名。
閱讀授權標章或
授權條款法律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