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亞馬遜雨林砍伐去年(2012)大增三成
102/12/17
瀏覽次數
11168
廖凱弘
|
自由撰稿人
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楊樺
|
臺灣師範大學環境科學教育所
新聞報導
亞馬遜流域的雨林被認為是對抗地球暖化的最重要自然資源,因為它能夠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但巴西的溫室氣體生成,約有 75%是來自雨林燃燒與樹木腐爛。每年估計有4億噸的二氧化碳進入大氣,使得巴西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高居全球第六。
巴西環境部長伊莎貝拉.特謝拉 (Lzabella Teixeira) 說,去年有2,256 平方英哩 (5,843 平方公里) 的雨林遭砍伐,而前年被砍伐的數字是1,765 平方英哩 (4,571 平方公里) 。面對此一局面,環境運動者認為是因巴西環境保護法律逐漸放寬所致,強調巴西政府推動各項基礎建設如水壩、道路與鐵路,都造成雨林大量遭致砍伐。
2012年巴西議會通過森林編碼法 (Forest Code law),造成號稱世界最嚴格的環境規範遭修改鬆綁,影響了雨林的管制與保護。修法最大的改變,是放寬小資地主的限制,允許他們砍伐並清除靠近河岸的樹木。新法最具爭議的部分,在於免除非法砍伐樹者的罪行追訴,只要它們簽署聲明書同意將樹木種回。這樣的法律規定,讓關心環境的人質疑「還能有效保護雨林嗎?」
專責亞馬遜河區域的綠色和平組織特助保羅.雅達利歐 (Paulo Adario) 說,「政府對雨林砍伐數量大增不應感到驚訝,造成砍伐量大增正是政府推動的;森林編碼法鬆綁,等於告訴非法砍伐的人,這樣的行為並不犯罪。」
雅達利歐也說,羅賽夫政府強硬地在亞馬遜地區推行基礎建設計畫,大大加劇雨林砍伐。政府的報告顯示,許多雨林遭砍伐,都因政府推動帕拉州到馬托格羅索州鐵路改善計畫。
政府開路的結果,造成非法從雨林中取得木材更加容易;砍伐樹木後,更多種植大豆的農夫與農場工人得以進到以往禁入的區域,整地、種植牧草。
新聞中的環境科學知識
亞馬遜雨林素有地球綠肺美名,主要因為雨林是生產力最強的自然生態系,雨林內繁茂樹木的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轉換為動物生存所需的氧氣。這片面積相當於美國國土的雨林,62%在巴西境內。全球暖化日益加劇之際,亞馬遜雨林大規模遭砍伐更加重了環境危機。
2005年美國太空總署和歐盟贊助「亞馬遜地區大尺度生物圈與大氣圈試驗」大型研究計畫,約800位科學家投入研究,試圖了解這片雨林的運作機制,研究發現森林砍伐使得雨林生態系快速劣化,不僅因為砍伐造成雨林面積縮減,連帶影響當地的溼度,進而改變雨林區域氣候,乾季變長、均溫上升。科學家指出,如不有效遏止雨林面積減小,估計到2100年,亞馬遜雨林恐怕有60%的面積會轉變成為莽原。(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2013年11月)
責任編輯:
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校編:
卓亞雄 | 聯合報
審校:
胡元輝 | 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暨電訊傳播研究所
亞馬遜雨林(2)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4/01/06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什麼?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4/01/03
身體、心理還是基因?科學與同性戀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3/11/25
用綠豆殼突破貓的絕症——貓傳染性腹膜炎的新可能
李元傑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1/29
必須持續開著警示燈 提醒大眾關注科學領域中的偏見問題
單文婷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影音創作與數位媒體產業研究所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