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拍照不怕糊

98/02/18 瀏覽次數 17434

隨著科技的進步,各種 3C 商品都以日新月異的速度推陳出新,可以堪稱是生活用品的相機也不惶多讓。現在,臺灣大學就研究出一台可以「事後對焦的光場相機」,它不只翻新了未來的照相技術,還能以多光圈連拍的方式紀錄影像資訊,讓你看見更多不同的影像結果。

內容大綱

拍照的時候,最怕表情拍得不夠自然、笑容不夠燦爛,但是拍完照之後,你最擔心什麼呢?

卡嚓。卡嚓。卡嚓。

沒錯,就是照片失焦,全都糊成一團。

照片對不對焦,如果我們用物理的光學理論來定義,對焦的現象,只是很多不同方向的光線,疊交在一起的結果。

由於傳統的成像技術,只紀錄一堆光線加總的結果,所以成形的相片,沒有其他的資料可以改變,也就無法做任何修改和補救。

我們想要做的就是移除掉這個限制,而我們還是希望用很少的曝光時間,利用這些時間記錄更多資訊,而不是只紀錄一張影像。

因為有了這樣的想法,科學家運用這一台光場相機,改變光圈的形狀,透過不同的光圈位置,以連拍的方式,分別把每個光線各自的亮度、顏色以及方向都紀錄下來,用擷取下來的光線資訊,讓我們在拍照之後,選擇需要的參數,重新運算,一張絕不失焦的清晰照片,就這樣成型。

傳統的相機可能照一張單一相片就好,我們這邊的光場,可能是妳…譬如講呢,你用九宮格,那三成三的九宮格的話,那九張相片你都照完之後,你再去做一些運算,再把那些光場的資料都算出來。

有了這個事後對焦技術,不僅讓我們在拍照時,免去對焦的困擾,也讓我們發現,原來在同一個時間裡,用不同角度,還能看見更多不同成像的可能。

2008年東森電視台《科學大解碼》第二期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