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形上學有未來嗎?–康德的《一切能作為學問而出現的未來形上學之序論》
103/04/11
瀏覽次數
4242
李明輝
|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要了解康德撰寫此《一切能作為學問而出現的未來形上學之序論》(以下簡稱《序論》)一書的動機,就得先談到《純粹理性批判》(以下簡稱《批判》),因此李教授耐心闡明兩書之間的關聯。康德醞釀《批判》十年,但實際完成這本鉅作的時間只有五個月,筆記難免矛盾不清,正是該書難懂的原因之一。
在臺灣翻譯世界‧在今天想像未來:102年度科技部經典譯注系列第七場講座
形上學有未來嗎?-康德的《一切能作為學問而出現的未來形上學之序論》
形上學有未來嗎?這是一個在康德的年代,以及在今天,同樣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這也正是第七場102年度科技部經典譯注系列春季講座的主題,透過李明輝教授的譯注,帶領讀者進一步瞭解康德、形上學、及其兩本重要著作-《純粹理性批判》與《一切能作為學問而出現的未來形上學之序論》。該場講座於3月19日晚上七點在臺大博雅教學館102教室舉行,由臺大外文系張淑英教授開場致詞,感謝聽眾支持系列演講,並介紹本場講座主持人汪文聖教授、主講人李明輝教授,以及討論人張旺山教授。
講座主持人政治大學哲學系汪文聖教授介紹了形上學的歷史脈絡以及不同派別,並談及在康德之前形上學發展的侷限,以及對理性主義的批評是如何激發康德進一步釐清形上學的諸多關鍵問題,並激發康德日後的論述。
主講人李明輝教授,擔任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也是多校合聘之教授。雖然形上學是一門艱難的學問,但李教授以深入淺出的方式,透過分享譯注的心得和過程,帶領現場觀眾踏入康德哲學的殿堂。
要了解康德撰寫此《一切能作為學問而出現的未來形上學之序論》(以下簡稱《序論》)一書的動機,就得先談到《純粹理性批判》(以下簡稱《批判》),因此李教授耐心闡明兩書之間的關聯。康德醞釀《批判》十年,但實際完成這本鉅作的時間只有五個月,筆記難免矛盾不清,正是該書難懂的原因之一。該書出版後,德國學術界毫無反應,讓康德備感挫折,為了使之通俗易懂,才在兩年後發表《序論》。有趣的是,一般建築師會先有藍圖才蓋建築物,但是康德卻先有《批判》,才有其作為藍圖的《序論》。
關於譯注的過程,李教授也舉例讓觀眾瞭解翻譯詞彙的選擇,例如原書名中,德文“Wissenschaft” 翻成英文是“Science”,但中文若翻成“科學”太過狹義。李教授更進一步闡述康德對於形上學歷史上的檢討,讓觀眾瞭解為何要翻成“學問”而非“科學”。
討論人張旺山教授則是非常推崇李教授在譯注工作的持之以恆,雖然李教授工作非常忙碌,但本著“翻譯要每天作”的精神,譯注了康德的四本著作。張教授也提出一些翻譯上的意見與李教授討論,也不諱言兩人翻譯原則上的歧見。例如“Wissenschaft”一詞,雖然李教授翻作“學問”,張教授卻認為“科學”之翻譯符合德文語言的脈絡。張教授認為讀者需要從原文思考,才能讓語言的實用更為豐富。
張教授也討論到,此書讀者是否僅限對哲學有興趣的人?其實不然。這是一部塑造學問、文化、科學傳統的經典著作,從系統性的知識來看,哲學是重要根基,若要專研學術的深層含義,有必要閱讀康德這部跨時代的鉅著。
講座全場座無虛席,現場互動熱烈。結束前,主辦單位還請張教授抽出五名幸運聽眾,贈送李教授譯書一本,為活動畫上完美句點。
小技巧報你知:若以FireFox觀賞本演講影片(mp4版),請暫時關掉附加元件中的Shockwave Flash(請至「工具」,打開「附加元件」,找到「Shockwave Flash」後改成「永不啟用」),可縮短等待播出時間。
推薦文章
113/08/28
SRF 是環境殺手?還是減碳小幫手?
陳彥諺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9/27
從名字就能猜出「你幾歲」!AI 如何做文字探勘?
郭羽漫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5/21
紅海珊瑚恢復力驚人——臺灣珊瑚復育借鏡
文詠萱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7/31
從老舊門鉸鏈到年輕膝蓋,自體幹細胞治療讓人重返跑跳的日子
艾登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