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經絡檢測圖表分析,通曉人體健康狀態

105/03/11 瀏覽次數 9373
經絡檢測設備可以在短時間內探測體內十二經絡的能量虛實狀況,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取得人體五臟六腑運作機能。然而檢測所得的數據,卻因受測者當時的內外在環境而有極大的變化。日本的中谷義雄博士認為,每個人的實際狀況皆不相同,衡量的標準也不盡相同,所以應該以每個人的體能值為標準,來觀察有哪些經絡的能量在受測者是特別異常的。這樣的理念符合中醫因人而異的「辨證論治」思維,因為每個獨立的個體均可能因為體質、年齡、性別、患病狀況,以及環境的地域、季節、溫度、濕度等因素所影響。舉例而言,假設受測者是個體弱的老年人,在乾冷冬季的北方檢測時,會發現全身各部位的能量都會下降。然而每個人的經絡值會因應檢測時的個體狀況和環境因素,取得動態的平衡;因此以這個「動態平衡」的衡量基準就是當時的體能值。中谷義雄博士的檢測方法,就是依據每個人當時的體能值,藉以觀察在當時的動態平衡下,有哪些經絡的能量是亢奮還是虛衰的;因此採用中谷義雄博士的方法,更能夠貼近中醫學的思維與理念。

關於經絡檢測數值的分析技術,吳清忠老師在2014年亞洲音樂療法學術高峰會中,有詳細的說明[1]。簡單來說,在進行經絡能量判斷時,首先要觀察其平均體能值,當體能值落在40~60之間的時候是屬於正常的體能範圍,體能值太高則表示處於亢奮狀態,太低則表示體能較為虛衰;但在實際運用時,體能值的高低仍須加入受測者本身的因素、以及環境因素等綜合判斷,方可獲得較佳的評估結果。若將體能值比喻為受測者個人的資產,則體能值越高,就有越多的資產分配能力,可以享有較高的生活品質;反之,則資產分配能力較差,雖然同樣可以生存,但生活品質相對較差,且遇到突發狀況時將難以應變。

以此體能值為標準,可分析左右共24條經絡的個別虛實狀況,若某條經絡的檢測數據遠高於體能值,則表示這條經絡的生理狀況相對於受測者是相當亢奮的,以中醫的觀點來看,通常是受到陽邪的侵擾,包括熱邪、暑邪與燥邪;若為虛衰,則是受到陰邪的侵擾,包括風邪、濕邪與寒邪。

如圖所示,亢奮與虛衰都以程度加以區分,往上的方向稱為亢奮反應,往下的方向稱之為衰退反應。超出體能值越多則越明顯。我們將其區分為
  • 正常生理範圍:該經絡的數值與平均體能值的差異在+8%與-8%之間時,表示這條經絡相對於這個受測者而言,是處在趨近平衡的較佳狀態。
  • 生理性反應:如果有某一經絡值大於+8%到+16%之間(亢奮)或小於-8%到-16%(虛衰)之間,我們稱該器官已出現不自覺症狀,表示此條經絡稍微產生變化,屬於亞健康狀態。
  • 機能性反應:如果有某一臟腑之經絡值大於+16%到+24%之間(亢奮)或小於-16%到-24%之間(虛衰),我們稱該經絡已出現偶發性的異常症狀,但尚未能經過一般儀器檢驗或感受到的臟腑機能變化,屬於亞疾病狀態。
  • 病理性反應:如果超出+24%(亢奮)或-24%(虛衰)則表示該器官或經絡可能已有病理性反應發生,這時表示這條經絡已經到達可以感受到、或檢查到的病理狀態。
根據以上的圖表與個別經絡的數據,即可進一步計算出整個人的陰陽比例、上半身與下半身、以及左半側與右半側的能量分布,尚可據此計算出五行、六氣、八綱、體質等各種傳統中醫的判斷標準,可將傳統的主觀判斷以科學的方式轉為客觀的數據,利於統計、分析、發表論文等學術研究,更可促進醫病之間的良好溝通,讓治療的成果得以用圖表與數據的方式呈現給患者,不論在已病階段或未病階段都是不可或缺的驗證工具。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健康醫藥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II 103-2515-S-214-002」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王智昱|義守大學  生物醫學工程學系
審校:王智昱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