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在經驗塑造下的腦部發展

103/06/10 瀏覽次數 3657

雖是場腦科學演講,但李立仁教授一開場就期勉聽眾,以「來關心小朋友」的心情聆聽這場演講,如此,能讓生硬的腦科學知識鮮活起來。

首先,李教授簡介了胎兒大腦的發展歷程是如何從神經板、神經管發展成大腦雛型,並介紹了神經元、神經突觸等大腦運作的基本原理。李教授特別說到,大腦的發育是「基因」與「環境(早期經驗)」共同作用而成,發育之初,大腦生長了相當大量的神經元細胞,因此嬰兒時期的大腦具有相當高的可塑性,而後,依「用進廢退」的原理,大腦進行神經元細胞的「穩固與移除」,大腦的可塑性也因此隨年齡降低了。

李教授提到,0 ~ 3歲為大腦發展的關鍵,而不同的腦功能亦有其不同的突觸形成關鍵期,如感覺功能在0 ~ 6個月,語言功能約在1歲左右,而由前額葉主管的高層認知的功能則較晚,1 ~ 2歲左右為其高峰,事實上,人類的前額葉一直到青少年時期後才算發展完成,這也是為什麼青少年容易衝動的原因。掌握大腦發展的進程與特性,給予適當的刺激與引導,便有助於嬰兒的心智發展。

出生早期的感覺經驗,對嬰兒未來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其中,觸覺是胎兒最早發展的感覺,約在受孕後兩個月,胎兒便已具備觸覺受器,而七個月的胎兒便可以開始感覺到「痛」。李教授以心理學家Harry Harlow以猴子所做的「鐵絲媽媽與布媽媽」實驗說明,小猴子傾向依附在質感較溫暖、柔軟的布料,勝於冰冷的鐵絲,而這些接觸經驗也對小猴子日後的情緒發展具有相當影響力,因此,嬰兒早期的觸摸經驗,在其日後情緒與社會行為發展上,扮演重要角色。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早期感官經驗是聽覺。李教授說,胎兒在出生以前,就已經具備分辨音樂、說話、心跳聲之不同的能力。研究也發現,媽媽如果每天經常地對嬰兒說話,當孩子長到2歲大時,所會的字彙會多出同齡孩子約300字,但如果是用電視機播放,則沒有這樣的效果,這說明了「互動」所帶來的社會線索對心智發展的重要性,對於孩子的教育,這一點頗具啟示性。

嬰兒若遭受早期經驗的不當對待,對未來發展恐不利。李教授指出,不當對待包括「不該有而有」與「該有而沒有」兩大類:

不該有而有,包括


化學因子:如藥、酒、毒以及環境荷爾蒙等,會傷害大腦結構,例如酗酒的母親,可能造成「嬰兒酒精症候群」,不管在老鼠或是人類身上均發現,此類嬰兒在外貌上沒有人中,鼻子、臉頰較扁,而日後易出現癲顯、過動或語言控制力較差等行為狀況。

物理因子:如噪音、輻射等,也會對孩子身心發展造成不利影響。然而李教授也特別提到,我們不用過度對日本311大地震的輻射危害恐慌,因為安全的環境輻射最大量乘以20-30倍,才會對嬰兒發展造成重大影響。

生理、心理因子:如疾病感染、壓力、暴力等。實驗指出,持續對懷孕的母鼠施以光照、搬家、噪音或是讓牠聞到狐狸的味道,其所生之公鼠會出現「去雄性化」的現象,且此「去雄性化」的狀況甚至會在公鼠的後代持續發生,顯示不當的高壓環境,會影響基因的表達(儘管基因的序列未變),不可不慎。

該有而沒有,包括

營養:包括熱量、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母親最好於懷孕前便開始補充營養,儲備懷孕的能量。

感官刺激:如聲音、氣味、觸摸……等,實驗顯示,剪除幼鼠的觸鬚,會影響大腦體感覺皮層的神經元樹突棘的密度與型態,幼鼠在神經元「穩固與移除」階段留下太多日後用不到的神經元,使腦功能受影響,該類老鼠也有過動的傾向,推測可能是因為「感覺」功能遭剝奪,而以改「動」的方式去尋求環境訊息的獲得。

依附關係:若依附關係遭剝奪,會增加個體對壓力的敏感度,或造成過度倚賴、自我封閉、情緒控制不當等情況。

綜上所述,李教授提出幾件對早期發展有益的建議:

有計畫的懷孕:及早開始補充營養、遠離菸酒、維持好心情等。

哺育母乳:哺育母乳除了能提供嬰兒可吸收的大分子蛋白質,也增加了親子的親密,以及孩子的觸、視、嗅覺等多重經驗,李教授提醒,媽媽宜至少哺育至6個月到1歲,但有42%的臺灣小孩從沒喝過母乳,值得改善。

建立親子親密關係:包括擁抱、鼓勵、常說話等,並提供安全的成長環境。

給予豐富的感官與社交經驗:包括接觸音樂與節奏、接近自然環境與動植物、多與兄弟姊妹及玩伴互動、培養和諧的家庭氣氛等。

 
演講尾聲,李教授指出:「喜樂乃良藥」,帶著喜樂心情迎接每個新生的嬰兒,便是孩子最好的成長支柱

全文轉載自「精神健康基金會」網站:在經驗塑造下的腦部發展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