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蚊子與病毒

105/08/02 瀏覽次數 1557
夏天到了,除了氣溫,蚊子叮咬更惹人煩。特別是登革熱之外,還要擔心茲卡病毒。

英國里茲大學的團隊發現,蚊子叮咬造成的免疫反應有利於病毒感染、複製、擴散。原來蚊子叮咬後,叮咬處腫起,等於把病毒圈置在現場。大量中性球(一種白血球)趕到現場,指揮免疫反應;整個過程就是發炎。可是發炎為病毒提供了大量的感染目標—動員而來的骨髓細胞(myeloid cells,包括許多種白血球),因為它們的細胞膜上有方便病毒侵入的管道。

過去許多團隊假定,蚊子的唾液含有有利於病毒入侵的物質。里茲大學的研究證明:蚊子叮咬引起的正常免疫反應才是幫兇。

參考資料
  1. Pingen, M., et al. (2016) Host inflammatory response to mosquito bites enhances severity of arbovirus infection. Immunity, 44, 1455-1469.

以菸草生產青蒿素

橘科植物青蒿生產的青蒿酸,是製造抗瘧藥青蒿素的前驅物質。德國的研究團隊把生產青蒿酸的基因轉殖到一種菸草的葉綠體中,再加入「幫手基因」(accessory genes)促進生產效率。結果,1公斤菸葉可以生產120毫克青蒿酸。研究人員估計,以這種基改菸草生產青蒿酸,大概200平方公里的菸草田就能供應全球所需。(按,台北市面積271.8 平方公里。)

參考資料
  1. Tobacco plants make malaria drug. Research Highlights, Nature, 534, 592, 2016.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