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阿茲海默氏症的早期診斷技術
102/06/05
瀏覽次數
11951
王道還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阿茲海默氏症患者的大腦,因為神經元大量死亡,才導致各種失智症狀。那些神經元死亡的原因,是細胞中塞了許多類澱粉斑(amyloid peptide),目前還不完全清楚病理過程的細節。
不過,要是有有效的工具可以早期診斷,對病患與家屬都是好事。在現有的大腦掃描技術中,核磁共振攝影(MRI)難以發現大腦神經元中的類澱粉斑;正子斷層攝影(PET)有可能發現,但是解析度不好,而且病人必須長時間暴露在輻射線中,也不理想。
現在日本理化學研究所腦科學綜合研究中心由西道隆臣領導的團隊,發展了一種無毒追蹤劑,可以與神經元中的類澱粉斑沈澱結合。由於追蹤劑摻了螢光物質,因此MRI可以讓它顯影。現在以老鼠做實驗,證實這種追蹤劑無毒,而且很小的劑量就夠了。因此我們可能會有比較靈敏的診斷技術,可以早期發現病情。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05年5月,389期,78 ~ 80頁
阿茲海默元(2)
類澱粉蛋白(7)
正子放射斷層攝影(2)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4/03/28
極端降雨來了,AI 如何預測並預防邊坡崩塌?
簡永昌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5/30
來到臺灣百萬年,山脈與冰河怎麼形塑紅圓翅鍬形蟲的DNA分歧和混血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8/31
如果城市會呼吸─打造臺灣都市綠生活的藍圖
董景生研究員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森林生態組
儲存書籤
114/03/28
從空中看災區、用資料拚速度 AI + 遙測讓防災更精準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