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白領犯罪與企業社會責任(三):借殼上市上櫃的歪風
103/05/08
瀏覽次數
17023
劉百佳
|
國立東華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
王曉玲
|
財團法人中華基督教協同會球崙教會
「借殼上市」在證券市場是一個較為投機的行為,通常是一家股票未達上市櫃標準的甲公司,透過私募或從公開市場買進股票等方式,收購已上市櫃乙公司的控股權,進而取得其經營權,一旦正式入主,就變更該上市公司的營業項目,亦即將乙公司的營業項目改為甲公司的經營事務。一般來說,借殼公司的負責人不想依循正規途徑申請上市櫃,改以比較簡捷方式進入證券交易市場買賣,而被借殼的公司常屬於營運不善、獲利較差的公司,在集中市場股價偏低,容易吸引有心人上門。
「借殼」成為上櫃買賣的最佳途徑
依照規定,公開發行公司提出上櫃申請,需要擁有兩年的完整會計年度報表,並接受券商輔導期滿半年,或在興櫃市場中心交易超過六個月,才得以向台灣證券交易所提出上櫃申請;而從正式申請送件到掛牌交易歷時約四至五個月,亦即尚未上櫃的公司從公開發行到正式上櫃,循序漸進最少需要三年。
但是如果使用「借殼」方式,就無須經過如此繁複的程序,也因此使得「借殼」成為上櫃買賣的最佳途徑:一來可以省掉上市審核等層層關卡,二來又可以降低承銷商、會計師輔導等作業成本,得以迅速在證券市場集中交易買賣。此外,上市申請的條件較上櫃規範更為嚴謹,公司想要循正常管道上市,須花費更多功夫,造成借殼上市成為一本萬利的投機行為。
借殼上市大翻身
A麵包店的母公司B企業在短短兩年內,二度脫殼成功,股價也一飛沖天,並讓主要股東身價不斷地往上飆漲。這家公司最早的前身為一家科技公司(後簡稱為C科技),C科技在2008年未如期繳交財務報表,股票遭到停止交易的禁令;2009年11月,C科技被借殼更換公司名號;隔年11月,再度被借殼更名為B企業,公司從半導體產業跨足生醫科技美容,營運項目完全與當初C科技毫無關係。
但是,和生醫科技美容完全沾不到邊的麵包連鎖專賣店,又是如何與B企業產生牽扯?主要是B企業的董事長以轉投資方式取得A麵包店的主要經營公司的股權,並且更換麵包店的店名,如此一來,B企業便成了A麵包店的母公司,之後麵包店大張旗鼓開拓連鎖店,業績躍增的資金轉入母公司B企業,使其營收大幅灌水,股價也跟著大躍進。
行之有年的陋習
在國內證券交易市場,借殼上市已是行之有年的陋習,多年來借殼成功案例,經過統計主要以營建業為主,根據「海西2013兩岸經濟暨金融研討會」的調查報告顯示,近九年至少有28家上市櫃公司被建築業「借殼」上市,堪稱國內最大借殼潮。不過,掀起熱潮應屬2012年,因為主要股東為了規避一上市就須繳交高額的證所稅,紛紛趕在2013年證所稅新制前快速上市,而促成此波借殼的高峰。
而被借殼的公司從早期的食品、紡織業轉為電子業,這樣的轉變也顯露了國內經濟景氣因素的移轉趨勢。七、八○年代原本擔任國家經濟大樑的食品、紡織業,成為證券市場的產業大宗,後因國際經濟情勢轉變,失去原有風光,在產業低迷前景無望下,成為借殼公司覬覦的對象;近期上市趨勢則以電子掛帥,主要是二十多年前國內電子科技發達,大批電子業者申請掛牌成功,但近年來,以代工為主的科技產業,在設計上無法突破,使得該產業陷入谷底,不少公司出現巨額虧損的經營危機,電子公司反成了借殼公司的目標物。
防弊條款圍堵借殼上市
該麵包事件風波,引發管理機關--台灣證券交易所的重視,主要是借殼上市經常造成股價波動異常,在2013年底正式公告實施借殼上市的詳細規範,規定符合經營權異動及前後一年內有營業範圍重大變更的上市公司,將先行停止買賣六個月,用來防止類似事件的再度發生。
不過借殼上市並不是只有在國內流行,隨著中國大陸經濟的崛起,許多中國企業企圖拓展海外市場,甚至冀望在美國或香港等地上市來募集更多的資金,最快的方式就是借殼上市。因此,2011年美國證券交易所面對越來越多中國大陸公司的投機行為,企圖透過借殼上市規避會計規則有所規範,進而修訂「反向收購」(借殼上市)需要經過為期一年的「成熟期」觀察。在此期間,借殼公司的股票只能在場外市場交易,不過仍需按上市公司的標準提交財務報表,觀察期較我國的半年的時間更長。
從上述台灣和美國兩國的防弊規範來看,借殼上市似乎是無可避免的市場投機行為,是白領階級另一個金融炒作的前端作業,投資人面對市場的千變萬化的訊息,更應積極判斷資訊,不要人云亦云,作一個真正耳聰目明的投資客。(本文由科技部補助「犯罪問題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撰稿/2014/04)
責任編輯:
陳則秀|o’rip採訪編輯
審校:
呂傑華|國立東華大學社會系暨財經法律研究所
借殼上市(2)
白領犯罪(6)
企業社會責任(7)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4/01/02
陽光其實不「陽光」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4/01/01
倫敦鐵橋與三隻小豬—工程與STS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4/02/14
在火車上做實驗!「科普環島列車」讓小學生學習科學也增廣見聞——專訪周中祺副教授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9/27
從名字就能猜出「你幾歲」!AI 如何做文字探勘?
郭羽漫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