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全球暖化增加極端降雨機率,三大對策避免釀災

113/03/27 瀏覽次數 4446
球暖化帶來了一系列氣候變化,其中最顯著的就是極端天氣事件的頻率增加,

全球暖化帶來了一系列氣候變化,其中最顯著的就是極端天氣事件的頻率增加,特別是極端降雨。
圖片來源:Stone36/Shutterstock.com

想像一下,某地區突然間下起傾盆大雨,水量驟增,街道變成了小河,人們的日常生活瞬間陷入混亂。這樣的情況並非不可能。

全球暖化帶來了一系列氣候變化,其中最顯著的就是極端天氣事件的頻率增加,特別是極端降雨,已經成為威脅人們生命財產安全最常見的因素之一。極端降雨就是氣象預報員常說的「短延時強降雨」,是指某一地區在短時間內降下大量暴雨。

根據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的統計,在過去 50 多年來,臺灣極端降雨事件的頻率與嚴重程度逐漸增加[1],其中以梅雨季、夏季與秋季最為明顯[2]

 

2050 將有 1.97 億人受洪災威脅,為何全球暖化會導致極端降雨?

為什麼溫度增加會導致降雨變得極端呢?這是因為隨著氣溫上升,空氣中能乘載的水蒸氣也隨之增加,要累積更多的水蒸氣才會下雨,這導致每次下雨的時間間隔變得更久,同時,也因為累積了更多的水蒸氣,每次下雨的雨量也增加了。

你可以把大氣想像成一個杯子,溫度上升使杯子膨脹,能裝下更多的水,而降雨就是把裝滿水的杯子打翻,因為能裝更多的水,所以要花更長時間才能裝滿,裝滿後打翻灑出來的水也會更多。

其次,海洋的表面溫度升高,會增加熱帶氣旋的形成機率與強度,這些氣旋通常伴隨著大量降雨。最後,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不僅改變了海洋溫度分布,也影響了大氣循環模式,進而導致全球降雨模式的變化。2023 年,美國能源部旗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刊登在國際期刊《自然》(Nature)的研究指出,全球氣溫每升高 1°C,高海拔地區的極端降雨量就會增加 15%[3]

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的預測數據,到了 2030 年,全球受洪災影響的人數將翻倍,從 6,500 萬增加到 1.32 億;到 2050 年,這一數字更是呈現災難性的增長,每年將有約 1.97 億人面臨洪災威脅。洪災造成城市財產的損失,也將從 1,570 億美元增加到 2050 年的 5,350 億美元[4]

要避免極端降雨造成民眾生命與財產的損失,最常見的對策有:加強氣象監測和預警、改善水資源管理、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區域防災降雨雷達」能增加3倍防災時間

加強氣象監測和預警的原因是,在必要時刻提前避難,是預防極端降雨災害的關鍵。

目前中央氣象署於新北市樹林區猐子寮山、臺中市南屯區望高寮夜景公園、雲林縣湖山水庫、高雄市林園區及宜蘭縣蘇澳鎮,共建置五座「區域防災降雨雷達」,透過雷達發射電磁波後,可從得到的反射訊號來判斷水粒子的大小、分布,再根據訊號強度標示顏色,繪製成雷達回波圖。

地面雨量觀測網,每20分鐘才會分析一次資料[5];傳統的氣象雷達則是針對大範圍、全空域進行偵測,且完成一次監測要6至7分鐘[6]。如今「區域防災降雨雷達」的掃描頻率可做到每2分鐘就回傳一次資料5,等於替大家多爭取了3倍的防災時間,且有著更高的解析度及淹水預報準確度,更有利於相關單位進行最即時的防災預警及應變能力。

 

改善水資源管理,從「開源」與「節流」下手

臺北翡翠水庫

臺北翡翠水庫。圖片來源:Wulong Tommy/Shutterstock.com

許多人認為,極端降雨雖然會帶來水患洪災,卻能解決缺水問題,其實並非如此。

下雨時,部分雨水會滲透地面成為地下逕流,其餘則成為地表逕流,而地表上的水匯集的地點就是「集水區」,這些集水區可能在河流的某一點、森林的某一處湖泊或是水庫。然而極端降雨所帶來的暴雨,會讓原本規劃的集水區無法在短時間內留住那麼多雨水,大部分的雨水會直接流向大海,地面上的雨水也會因高溫而快速蒸發。

要做好水資源管理、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無非就是「開源」與「節流」兩大方向。

要做到「開源」,必須設法將水資源盡可能留在集水區、引至水庫、補注地下水,才能減少極端降雨帶來的日常影響。臺灣將近一半的用水都必須依賴水庫,然而興建水庫卻抵達了河川從上游將泥沙帶到下游的路徑,大量的泥沙只能堆積在水庫,不只減少了水庫的蓄水能力,也影響水庫使用壽命。目前水利署已投入大筆經費,在主要水庫建置排砂設施,預計在 2031 年達到整體淤積零成長的目標[7]

「節流」則包含推動各項節約用水及提高用水效率,例如近年來,台灣自來水公司積極推動自來水管網的減漏工作。全台平均漏水率已從 2016 年的 16.16% 降至 2023 年的 13.1%,每日節水量達 31.8 萬噸[8]。此外,提升臺灣各區域水資源調度能力、增加備援水源,都是臺灣在氣候變遷挑戰下,增加水資源應變能力的方式。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是長遠抵禦極端降雨的關鍵舉措

由於極端天氣事件帶來的災難可能越來越頻繁,長期而言,對於基礎設施建設的加強,擬定出長期的防災政策,尤為重要。

在發生極端降雨時,對城市而言,由於土地使用型態改變、封表性地表增加、河岸空間因都市發展而劇烈減少、對環境容受力降低等因素,平常水資源就難以滲透到地下,超過一半都變成地表逕流。若發生極端降雨,可能使排水系統不堪重負,導致積水成災,也就是「內澇」。

2017 年開始推動、為期 8 年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水環境建設工作項目中,就針對都會區淹水之相關區域進行地區性整體改善,選定人口密集區辦理河川、排水、海堤、雨水下水道、農田排水、養殖排水、坡地水土資源保育以及其它相關排水路改善之綜合治理改善工作[9],陸續完成了桃園-新竹備援管線、防災備援水井、中庄調整池等重大水利工程。

經濟部水利署目前執行中之「流域綜合治理計畫」,則以流域綜合治理為理念,將上、中、下游的河川、區域排水、雨水下水道、農田排水及坡地水保等,做整體規劃治理。《水利法》更對急需治理的易淹水地區,持續加強都市排水及防洪改善,以達成「防洪治水、韌性國土」的目標。

極端天氣降雨不均是全球氣候暖化的重要影響之一,通過採取有效的措施,可以減輕其對人類社會和經濟的影響。目前國外也已開發出以 AIOT 監測極端降雨、將城市打成「海綿城市」(Sponge city)等概念,相信未來會出現更多應對極端降雨的方式。

資料來源


[1] 極端氣候值的觀測|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2] 臺灣地區短延時強降雨事件氣候特性分析|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3] A warming-induced reduction in snow fraction amplifies rainfall extremes|Nature

[4] RELEASE: New Data Shows Millions of People, Trillions in Property at Risk from Flooding — But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s Now Can Significantly Lower Flood Risk|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5] 大雨年年破紀錄,「短延時強降雨」時代來臨|農傳媒

[6] 臺灣「短延時降雨」頻率增 極端氣候致災主因|上下游新聞

[7] 加強水庫清淤 逐漸恢復庫容|經濟部水利署電子報

[8] 全力穩定供水—因應極端氣候衝擊|行政院

[9] 因應氣候變遷的前瞻治水作為|行政院

創用 CC 授權條款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本著作係採用 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 授權.

本授權條款允許使用者重製、散布、傳輸著作,但不得為商業目的之使用,亦不得修改該著作。 使用時必須按照著作人指定的方式表彰其姓名。
閱讀授權標章授權條款法律文字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