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環境造成蘭嶼長尾南蜥的護蛋行為
104/02/04
瀏覽次數
17649
張志玲
|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文字整理)
蘭嶼島上的長尾南蜥(
Eutropis longicaudata
)生蛋後會留在巢中照顧蛋,倘若小蛇赤背松柏根入侵要偷吃蛋,母蜥蜴會立刻展開攻擊,把蛇推至巢外,這種護蛋行為持續到蛋孵化為止。
一般來說,98%?的蜥蜴和95%?的蛇在生蛋或產下幼兒後就離開生產地點,蘭嶼的長尾南蜥卻會留在巢中護蛋。可是護蛋行為只出現在生殖季節,而且只攻擊偷蛋吃的赤背松柏根,對蛋不具威脅的其他物種或在生殖季節以外的時間進入巢穴的蛇,母蜥蜴並不理會,如此的表現與母親護幼的本能反應相差許多。
在蘭嶼追蹤研究長尾南蜥十多年的自然科學博物館生物組黃文山主任表示,為確保子代安全,一旦蘭嶼長尾南蜥面臨蛋被偷吃的危險時會表現出護蛋行為,而與牠同種的臺灣本島長尾南蜥,以及世界上其他地區的長尾南蜥都沒有這種行為。然而,若與同樣有著親代照顧行為的鳥類與哺乳類比較,蘭嶼長尾南蜥的表現卻不夠完善。或許因為這是蘭嶼環境中一種正在演化中的行為,而在這個演化中,小蛇赤背松柏根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赤背松柏根全長35~70公分,主要食物是爬蟲類的蛋。以前,每到夏季產卵期,很多綠蠵龜從蘭嶼附近海域爬上岸來生蛋,這時嗅覺靈敏的赤背松柏根便循著蛋味前來大飽口福(但是現在只剩下全長不到100公尺的小八代灣沙灘上可見到海龜產卵,初估一年產下10至30窩以上的蛋)。大量綠蠵龜蛋供應赤背松柏根充足的食物,使得蘭嶼島上有著數量龐大的赤背松柏根。
只是在綠蠵龜產卵期以外的日子,赤背松柏根仍要吃蛋,而在眾多爬蟲類的蛋中,長尾南蜥蛋是牠比較能取得的食物,因此長尾南蜥蛋成為赤背松柏根的另一大食物來源。
體型粗短的長尾南蜥是臺灣本土蜥蜴中體型最大的,這是母蜥蜴與赤背松柏根打鬥時每次都能打贏,並把赤背松柏根推到巢外的原因。
從生態觀點看,長尾南蜥與赤背松柏根是對立的,然而吃牠們的掠食者卻很類似,例如臭青公、雨傘節或眼鏡蛇等。
蘭嶼很小,島上長尾南蜥與赤背松柏根的天敵不多。為了確保子代不被天敵少而數量龐大的赤背松柏根吃掉,又因為天敵少而不用太擔心待在巢中危險的蘭嶼長尾南蜥便可以在產卵後留下來護蛋。
反觀臺灣本島的赤背松柏根或長尾南蜥的天敵相當多,因而沒有大量會吃長尾南蜥蛋的赤背松柏根。另外,研究人員曾在屏東發現臭青公、雨傘節、眼鏡蛇、龜殼花、赤尾青竹絲、南蛇等會吃長尾南蜥的蛇,如果母蜥蜴生蛋後留在巢穴護蛋,有可能蛋未孵化而母蜥蜴就已經葬身蛇腹了。這都是臺灣本島長尾南蜥未演化出護蛋行為的重要原因。
因此,蘭嶼島上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其長尾南蜥的護蛋行為。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15年2月,506期,74 ~ 75頁
蜥蜴(4)
演化(120)
護蛋行為(1)
蘭嶼(5)
長尾南蜥(1)
護蛋(1)
生態(25)
行為(6)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3/11/29
臺灣公民科學-用資料改變未來的力量
艾登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0/30
給你耐操又勇健的稻米!看科學家如何幫助水稻對抗生存逆境
郭羽漫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1/24
半導體製程如何平衡高科技與環境永續?——專訪陳奕宏教授
簡永昌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1/03
熊寶寶考古學:自然、公民與道德、及性別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