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大疫3年,你一定打開過這個全球疫情即時地圖!用資料向繁體中文世界說話的前鋒團隊:國網中心

111/11/30 瀏覽次數 3474
圖一

圖一:從 2020 年 3 月起,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的 4 位研究員與正工程師為了讓國人更加瞭解全球與臺灣疫情變化,無償投入開發繁體中文版 COVID-19 全球即時疫情地圖,並持續維運至今(左起:生物醫學團隊正工程師楊嘉麗、資料科學團隊正工程師李正國、生物醫學團隊研究員莊朝鈞、生物醫學團隊研究員暨組長王聿泰)。(影像來源: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

你還記得,這 3 年來,當你想迅速知道疫情在世界上的即時動態時,第一時間會怎麼做嗎?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打開 Google 引擎,搜尋「全球疫情」4個字,並點入第一個跳出來的網頁── COVID-19 全球即時疫情地圖。但你知道嗎?這個圖表清晰、可輕鬆下載所有原始資料的網站,是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簡稱國網中心)的4位研究員與正工程師在這近 1 千個日子以來,無償為臺灣民眾開發的網站,並持續維運至今。
 
「這個故事的起點,是國網中心在 2020 年 3 月的時候,進了一台超級電腦的新主機。」接受採訪的時間,是臺灣午後,國網中心生物醫學團隊的正工程師楊嘉麗還在美國出差,輕快爽朗的口氣一點也不像已熬到了德州的深夜,但這樣工作一天後,4 個人抓緊下班時間湊齊開會,就是維運這個網站的日常節奏。
 
她介紹著,這張每 5 分鐘更新一次的全球疫情即時地圖,是由國網中心生物醫學團隊的研究員莊朝鈞發起、資料科學團隊正工程師李正國輔助製作地理圖資、全力支援網站硬體環境與調度維運人力的組長王聿泰最可靠,而她本人則是偏「客服」角色,評估外界需求的輕重緩急,讓團隊所開發的功能盡可能切實有用。
 
而若把時光一口氣拉回 3 年前,這張地圖之所以會「長出來」,只是因為在疫情爆發的起始點,有一群科學家純粹地想知道臺灣與全球疫情的距離。

圖二

圖二:從 COVID-19 全球即時疫情地圖首頁可見,從 2020 年 3 月開發到現在,全球已經有超過 3 千萬的人次,到訪過這個持續在更新功能的繁體中文版疫情地圖 。(影像來源:COVID-19 全球即時疫情地圖首頁截圖)

一群熱血工程師的起心動念:我希望世界知道,臺灣也有疫情正在發生

3 年前,疫情方起,臺灣因反應迅速果斷,國內疫情直到 2020 年 3 月初都還控制得宜,約 20 來人確診,但國際疫情變化卻十分迅猛,當時全球染疫人數已突破 4 萬,而鄰近的中國,就是確診者最多的國家。
 
莊朝鈞為了測試國網中心新進的主機效能,隨手抓下當時剛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 Hopkins University )開發的全球疫情儀表板的開放資料,讓主機爬蟲。「但那時候就發現一個問題,」莊朝鈞淡淡地說:「在 John Hopkins 開發的儀表板上,臺灣很尷尬。」
 
莊朝鈞說的尷尬,是指儀表板開發之初,John Hopkins 是以聯合國所定義的國籍別來製作疫情地圖,每個國家爆發疫情就給一個紅色圓點,圓的大小等同於疫情多寡程度。臺灣雖然也陸續發生確診個案,然而,在這張儀表板上,國籍別卻屢遭更改,也有過被列為中國疫情的一部分。
 
「但我只是一般民眾,想確定臺灣發生了什麼事而已。」莊朝鈞心念一動,習慣寫程式的手也跟著靈快動了起來。既然,John Hopkins 的地圖無法完全顯現臺灣即時疫情,不如就將全球疫情原始資料爬(蟲)下來,製作為更適合臺灣民眾使用的繁體中文版地圖吧。楊嘉麗回憶:「3 月初,朝鈞大概花了一個週五與週末的休假時間,週一來上班就跟我說把中文網站架好了。」

無心插柳,成為繁體中文世界瞭解疫情變化的實用網站

工程師自發性架起即時疫情地圖中文網站,也沒有要追求績效,一開始並不認為會有太多人湧進使用,「日流量約 3 千,我們覺得也不錯,就先放著。」莊朝鈞說,卻沒想到陸續收到使用者回饋。除臺灣外,香港在這張繁中版的疫情地圖上也個有一目了然的紅圓點,團隊很快就收到香港讀者的來信,感謝臺灣團隊協助他們了解疫情狀況。最常進入地圖網站的 IP 位置,分別為臺灣、美國、日本、香港、中國,流量穩定。合理推斷,「很可能都是我們旅外,習慣繁體中文的國人。」楊嘉麗說。
 
在看似風平浪靜的 2020 年,網站持續開發新功能。時年 6 月,邊境疫情緊張,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提出「全球解封指數」的計算公式,莊朝鈞也從善如流地以臺灣為主體,製作出臺灣解封指數與國際社交距離計步器,供民眾參考。「本來不確定是否有用,」莊朝鈞靦腆說:「但有次忘了更新,收到了一些企業人事單位來信,才知道他們都在看這個指數,計算海外出差的危險加給。」
 
國內疫情第一年控制得宜,民眾也習慣聽到指揮中心日復一日公布「嘉玲」(+0,表示今日無確診個案數),哪知去年在五月的僅僅半個月內,因追查不到感染源的確診病例陡然遽增,臺灣升級到三級警戒,不但醫療量能緊繃,產生所謂「校正回歸」之亂,民眾對排打疫苗的焦慮感,一下子也提高了起來。
 
楊嘉麗說,這個階段,團隊仍秉持疫情資料「應讓民眾易懂」初衷,將「校正回歸」、「疫苗接種」數據逐日抓下,以圖像化釐清隨著時間拉長,醫療量能可追上採檢需求;也請李正國發揮地理圖資專長,依循指揮中心每日公布的確診數,陸續將確診個案動態更新到每個鄉鎮中,如此「一目了然,用資料說話,希望減少民眾不必要的恐慌。用數據的本質來看,疫苗施打率也逐漸跟上,臺灣的控制已做得很好。」李正國說。

圖三

圖三:科學家善用資料數據說話,當臺灣打疫苗的速度追上來後,民眾對於疫情的緊張程度得到有效緩解 。(影像來源:COVID-19 全球即時疫情地圖截圖)

防疫是場接力賽,看到每一棒的努力就會堅持下去

一開始,莊朝鈞等人的動機,是協助將指揮中心每日釋放的龐雜資料轉換為易懂的資訊圖表,有好一陣子,莊朝鈞會每日收聽記者會,並每日下載新聞稿,手動更新疫情資訊;更重要的,是他們認為,耙梳這些資料,除整理成圖像化會對民眾有意義,「不論是當時或是未來的研究人員,一定會需要疫情這段期間的原始數據,所以,我們全部資料集都開放下載,希望對防疫研究有所幫助。」楊嘉麗說。
 
除了率先為所有有研究需求的人留下研究數據,戲稱「兼任」客服人員的楊嘉麗,更常在第一線,深刻感受到臺灣防疫之所以守得下來,是許多第一線的醫護、消防人員費盡心思在努力。
 
「我們收到過花蓮市衛生局的需求,希望我們協助整理花蓮鄉鎮區域資料,讓他們迅速掌握疫苗施打的年齡比例。後來,他們的確運用資料,去挨家挨戶勸說沒有即時得到疫苗資訊的長者出來打疫苗。」楊嘉麗說,對專業資工人而言,只要需求明確,整理大數據並將其建入系統中,並不困難,但最感動的,「是真的在防疫前線發揮作用」。
 
不只花蓮市衛生局,嘉義市消防局介接資料去配置出勤人力、麻醉科醫師想研究疫苗反應不良的比例、外交官想運用圖表說明臺灣防疫亮點,還有來自統計系與地理系的教授,拿原始資料去課堂上轉換成教學資料使用,一封封的來函需求與致謝,都成為莊朝鈞等人繼續維運網站的心靈燃料。而國網中心主管與同仁的默默支援,不僅撐住網站大量流量帶來的設備負擔,有時也協助安撫誤以為國網中心是防疫團隊,打來發洩情緒的民眾來電,強勁的後勤部隊,更是讓莊朝鈞等人點滴在心頭。

開放數據,科學創新與研究亮點將一個個展現光

楊嘉麗難掩激動道:「指揮中心像是第一棒,釋出全國性資料,我們是第二棒,清理資料、轉化成可應用的圖表,第三棒就由不同專業的工作者,繼續發揮效用,防疫價值就會一段段擴大。」莊朝鈞接著補充,截至目前為止,有 163 篇碩博士論文及 37 篇期刊論文提及有引用網站提供的數據資料,這些學術研究可以發出怎樣的光芒暫且不知,但很開心可以成為他們研究生涯中的一段養分。
 
楊嘉麗代表團隊笑說,這4個工程師加起來,是一個近200歲的團隊,沒想到以義工性質發起的團隊行動,能讓那麼多國人憑藉疫情數據,去延伸與拓展防疫行動與研究,激起一圈又一圈善意的漣漪,「政府開放資料,我們放手去做,後續的連鎖效益,都是我們最想要成就的科學創新啊。」她說。
 
信任資料、讓資料說話,後續的行動者再以數據為準做出防疫判斷,國網中心的科學家團隊用自己的硬專業,在防疫幕後,整理數據、轉化圖表、開放資料,讓疫情大數據不再生硬及破碎,為臺灣的防疫量能打下漂亮的數據戰。

資料來源

莊朝鈞、楊嘉麗、李正國口述採訪整理

創用 CC 授權條款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本著作係採用 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 授權.

本授權條款允許使用者重製、散布、傳輸著作,但不得為商業目的之使用,亦不得修改該著作。 使用時必須按照著作人指定的方式表彰其姓名。
閱讀授權標章授權條款法律文字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