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沾一點「水」性
94/04/07
瀏覽次數
4612
徐德修
|
成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常打太極拳的人都知道,把身體「放鬆」是很重要的。身體放鬆後所展現出來的情形,也就是很容易變形,很容易隨著外來力道改變自己的形狀,同時,也能藉此避開與外來力道直接衝突的可能。所以說,假如外來力道無法在你身上找到著力點,你就不會受到一點傷害。如此一來,反倒是使出全力想打你的人,就好像在打空氣中一樣,不是手出虛拳,就是自己衝出去摔個大跤。
太極拳大師其實是在發揮「水」的特質。那麼,水又有什麼特質呢?從「物理」性質看,水和其他液體一樣,有兩種可以讓我們學習與大大利用的特質,那就是水具有不易被「壓縮」,以及可以被「變形」的特質。
水是不易壓縮的物質
水的可壓縮性非常低,正因為水具有不易被壓縮的特質,所以在強大壓力下,盛裝它的容器不會被破壞。這話怎麼說呢?波義耳在1663年提出一個定律:在溫度不改變的狀態下,一定量氣體的體積與這個氣體所受到的壓力成反比,這就是有名的波義耳定律。意思是說,當壓力很大的時候,氣體會被壓縮成很小的體積;也就是說,氣體是可以被壓縮的物質。如果盛裝氣體的容器無法像氣體一樣縮得很小,這個容器就可能會被壓壞。
假設有一個密閉的金屬盒,裡面只有空氣,把它放入海中,再克服浮力作用,硬把它推到海底深處。由於深海四周的壓力很大,盒中空氣的壓力相對於容器外的水壓而言會變得非常小。當盒子內外壓力差異實在太大時,這個盒子便可能會被壓壞,而無法維持固定不變的形狀。
為了讓盒子不被壓壞,可在這個密閉金屬盒裡裝滿水,因為水具有不易被壓縮的性質,所以雖然金屬盒子下沈得很深,盒中的水可讓它維持與水面上幾乎一樣大小的體積,同時也抵抗著金屬盒外的強大壓力。換句話說,盒中的水可以避免盒子被破壞。
同理可推,一個升入高空中的氣球為什麼會爆破呢?就是因為在高空中,四周的壓力很小,這時氣球內部的空氣會膨脹,一直脹大,大到氣球無法忍受時就爆了。如果把這顆氣球壓入海底,內部空氣的體積會減小,氣球也無法維持原來的大小,而氣球本身的浮力也會拼命地讓它往水面上升,這時,如果我們硬壓住氣球往下沈,這顆氣球的體積一定會被壓成很小。
如果在氣球裡面裝滿水,而且比重比海水重,如含鹽量比海水含鹽量稍微高一點的水,那麼,這個充滿鹽水的氣球,會很容易地沈到海底,而且不會破裂。這是因為水具有不易被壓縮性,能在氣球中維持幾乎一定的體積,並使得氣球內外壓力隨時達到平衡,所以氣球不會被破壞,而且能維持和它在海面時幾乎一樣大小的體積。
水是可以變形的物質
水會隨著環境的影響而變化,它會隨意變形,是一種願意完全順服外力而改變自己形狀的物質。在任何環境下,水不會奮力對抗,所以不會被壓碎;水也完全不在乎盛裝它的容器是什麼形狀,無論方的、圓的、圓柱型的都能接受。
若拿水與打太極拳的人比較,水是最懂得徹底放鬆的物質,而且形狀的可塑性也非常高。當有外力侵入時,水能隨外力變形,毫不反抗,就是因為不反抗,反而變成贏家。然而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哪個人可以像水那樣能夠真正地不靠絲毫力量,就能把外力轉化於無形,也沒有人能夠做到像水一樣,不強調自己的形狀。換句話說,水能夠完全地放鬆,這也是打太極拳者很難達到理想上的登峰造極境界的原因。
效法水性 利用水性
水也是很好的隔震材料,雖然仍比不上空氣的隔震功能,但是和堅硬的實心物質或一般物質比起來,水確實能發揮很好的隔震功能。
如此說來,採用類似充水氣球的元件來填充壕溝類的工法,或許能達到長期而有效的隔震目的呢!如果壕溝工程中有空隙,難免有塌陷的隱憂;然而充滿水的壕溝,因無法確保住水的位置而無法利用水的不易被壓縮性。所以工程人員必須認真思考,在壕溝兩側構築堅硬的連續壁時,如何能在強大的壓力作用下,讓施作土方發揮自我的保護力量,永遠站得穩穩的呢?或許在壕溝中填入充水氣球之類的隔震元件,是一種物美價廉而又有效的方法呢!這個看似簡單的道理,並非每個人都知道喔 !
人類總是依賴經驗判斷是非,很少會有人潛到大海深處,親眼目睹一個中空金屬盒子和一個充水氣球受到巨大壓力作用的反應。這個道理雖然簡單,也不見得所有的土木工程專家都想得通!自古以來,只要想到「水」和「土木工程」,腦子裡充滿的思緒都是築壩蓄水、引渠灌溉等,並且要以保護水源、防止水患為目的。其實,應該可以用水來保護我們,這裡談的防震例子就頗堪玩味。
話說回來,做人處事的時候,是不是也該學學水的哲學呢?柔軟、放鬆、完全變形,但是不易被壓縮;雖不主動攻擊別人,但在受別人攻擊時仍能自保,且在自保以外,還能保護周圍的人。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05年4月,388期,62 ~ 65頁
避震(3)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4/01/01
倫敦鐵橋與三隻小豬—工程與STS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3/10/30
醫師的「超級 GPS」:手術導航系統如何為臨床帶來新革命?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1/03
熊寶寶考古學:自然、公民與道德、及性別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3/09/30
從歷史中挖掘未來:綠豆的基因祕密與氣候生存法則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