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TechTalk
影音&廣播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影音
TechTalk
影音&廣播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造林不能緩和大氣暖化
105/03/03
瀏覽次數
4313
王道還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一個法國團隊發現,歐洲自1750年以來,儘管積極造林,森林面積擴張了10%,歐洲森林仍然積欠了龐大的「碳債」–31億公噸。(按,2012年,我國排放的二氧化碳當量是2.7億公噸。)都怪伐木以及為提高森林的經濟價值而進行的林相改變。例如從闊葉林轉變成暗沉的針葉林,改變了陽光反照率、林冠結構、土地的蒸散作用等條件,使當地夏季的氣溫上升。可見造林不足以使大氣降溫,林地的經營策略更重要。只不過,既要使氣溫下降,又要維持森林的木材產量以及其他生態功能,可不能一廂情願。
參考資料
Naudts, K.,
et al
. (2016) Europe's forest management did not mitigate climate warming.
Science
,
351
(6273), 597-600.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16年3月,519期,76 ~ 79頁
全球暖化(68)
造林(1)
推薦文章
112/04/28
解析臺灣「負碳」技術發展的挑戰,為何自然碳匯潛力無窮?
廖珮君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2/09/28
走到哪學到哪的時代來臨!專訪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吳婷婷教授談科技導入教育
陳苡瑄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2/08/31
當 AR 與藝術結合,將如何為「觀展」帶來全新體驗?
盧奕昕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2/06/30
建築產業碳排佔總碳排三分之一?建築物減碳,要從設計端開始做起!
盧奕昕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影音&廣播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