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低污染仍有害
102/05/21
瀏覽次數
13795
王道還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澳洲東部的大堡礁是著名的觀光景點,在那裡,珊瑚蟲每年十一月排放精卵,是個極為壯觀的景象。那些卵子受精後,受精卵就在海水中進行細胞分裂,通常在24小時內就發育成為實囊幼蟲。幼蟲在海水中大概要浮游一、二個星期,才會沈降到海底的珊瑚礁附著。幼蟲附著在礁石上之後,才發育成珊瑚蟲,開始分泌碳酸鈣骨骼,同時進行分裂增殖,逐漸長成一株小珊瑚群體。這是珊瑚礁更新的關鍵。
但是,澳洲墨爾本大學博士候選人班耐特最近卻帶來了壞消息。今年十一月七日,班耐特到大堡礁採集了兩種珊瑚,養在銅離子濃度不同的三種海水裡。一是清淨的海水,銅離子濃度為十億分之二、三左右(2~3 ppb),一是5 ppb,一是30 ppb。然後靜待牠們釋放精卵。
結果,三種海水中的幼蟲數目一樣,可是5 ppb海水中,能夠發育成小珊瑚蟲的幼蟲,少了30%。30 ppb海水中,則少了70%。此外,在銅離子濃度高的海水中,即使幼蟲能夠發育成珊瑚蟲,發育速率也比較緩慢。
科學界早就知道,銅離子濃度高的海水會毒害海洋生物。班耐特的發現,顯示極低的污染量也有害。事實上,接近昆士蘭海岸的珊瑚礁,海水中測量到的銅離子污染從未低於5 ppb。
自然資源保育單位應設法理解保育生物生命循環期中最脆弱的階段,因為在那個階段,即使過去相信沒有污染之虞的化學品排放量,都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03年12月,372期,72頁
珊瑚礁(47)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4/01/30
智慧能源管理如何推動企業實現淨零排放
丁顥
|
國立成功大學製造資訊與系統研究所
儲存書籤
113/09/30
氣候變遷下的農業改革:韌性與淨零的未來進行式
陳儀珈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1/06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什麼?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4/01/01
科學爭議中的研究方法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