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6「級」大地震,搖出大樂透?
102/11/27
瀏覽次數
11557
李杰翰
|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06、16、26、36、46……」
今年(2013)11月1日,大樂透首次發生尾數同號全部開出的情形。由於前晚發生了台灣今年第二大的地震,彩券業者開玩笑說「可能是前晚6級地震,把6尾數號碼都搖出來」。這句話不禁令人好奇:難道分屬各地,開出頭彩的四家彩券行所在位置,震度都是6級嗎?
「芮氏規模」在台灣已經是耳熟能詳的科學名詞。但要呈現人們感受的搖晃程度、房屋受到的破壞狀況等實際影響,「震度」卻是更重要的指標。不像芮氏規模是個單純的數字,同一個地震震央、近處與遠處的震度都不盡相同,各國也沒有統一的震度衡量標準。
我國的震度分級由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制定,以地震儀測得的加速度劃分為0到7等八個整數級數,搭配人類感受、屋內、屋外情形三種具體描述。例如6級地震是指加速度達到250~400(cm/s2),而人們「站立困難」、屋內「重傢俱翻倒」、屋外「出現噴沙噴泥現象」等。
這個標準其實是參考日本氣象廳的震度分級JMA所制定。身為地震災害「熟客」,日本早已發展出一套精密算法,推測房屋受損情形的精確度位居世界前列。
JMA是以地震波的加速度來計算震度,首先由地震儀可以得到X、Y、Z三軸向量的加速度,全面考慮了三個方向的影響;接著用儀器中的芯片自動計算,為了將震波訊號轉換成易於分析的正弦波,要進行「傅立葉變換」,並過濾掉影響不大的波段;再來求三軸的向量和,得到單向的加速度時序圖;最後從這張時序圖中找到一個a值,能使加速度值超過a的總時間為0.3秒。將a帶入公式:I = 2 log( a ) + 0.94,求出的I值四捨五入後歸類於0到7等8個整數之中成為震度。
日本歷史觀測中上引發最高7級震度的地震只有三次:村上春樹筆下「神的孩子都在跳舞」的阪神大地震(1995年)、電影《心動奇蹟》描寫的新瀉縣中越地震(2004年)還有引發福島核災的東日本大地震(2011年)。反觀5、6級的地震在阪神大地震後出現相當頻繁,導致難以分辨救災先後順序,造成救災和重建工作混亂,催生出更細緻的分類。此後,5、6兩級又細分成5弱、5強、6弱、6強四個等級,使得JMA的0到7之間共有十級。
除了用地震波加速度來運算震度,世界上其實還存在許多不同的震度分級標準。19世紀源自歐洲的「羅西福瑞震度」(Rossi–Forel scale)以體感狀況與觀察房屋受災情形,創造了最早的震度分級(共十級),直到1902年被義大利的麥加利首創、更為精細的麥加利震度所取代。此標準經由德國、美國的科學家陸續修訂,成為總共十二級(1~12)、通稱MM的「修訂麥加利震度」(Modified Mercalli Scale),至今仍為美國在內多國的震度標準。
然而與JMA講究波動數據不同,MM訴諸實體感受,例如「房屋都好好的應該是三級」、「房屋全倒所以是十級」,頂多以芮氏規模作為輔助推測標準,並未考慮加速度等數據,因此在日本人眼裡可能有倒果為因的疑慮。
除了物理數據、感受,還有講求工程實用性的震度標準。MSK (Medvedev Sponheuer Karnik scale)是由東歐的三位科學家將美國的MM修改為適合當地的版本,通行於70、80年代的歐洲與蘇聯。二十多年後,歐洲地震委員會改良MSK,1996年在冰島首都雷克雅維克發表「歐洲宏觀震度分級」EMS (European Macroseismic Scale),成為歐洲現行新標準。EMS也分為十二級,標榜獨特的工程專用功能,細述不同材質與施工法的建築在各個震度所受影響,甚至出版專書讓工程從業人員參考。現在大陸使用的「中國震度分級」CSIS (China Seismic Intensity Scale)就是參考EMS而制定。
話說回來,這次開出頭獎的四家彩券行,分別是震度3級的台北和台中,還有震度2級的台南。下次簽樂透時,除了自家的災情,不妨注意一下震央地區的震度,或許會比較靈驗?不過震度的制定本就是為了民眾的防災所需,了解震度的標準與作用以拯救自己的生命與財產,或許比用來尋求樂透「明牌」還更加明智。(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重大天然災害之防救災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2013年11月)
責任編輯:
鄭國威 |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
地震波(14)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3/12/16
石虎路殺只是個案?餵養流浪犬貓竟可能加速石虎滅亡?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9/30
從歷史中挖掘未來:綠豆的基因祕密與氣候生存法則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1/02
神奇美麗與庸俗醜陋之隔:也談幹細胞研究的相關問題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3/11/29
生物多樣性資料庫 iNaturalist(愛自然)——全民參與,一起保育大自然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