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想不到的危害–反式脂肪增加女性不孕風險
104/10/12
瀏覽次數
5688
蕭寧馨
|
國立台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
反式脂肪酸對健康的危害,大家最熟悉的是增高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的風險,較少為人知道的危害是對女性生育的不利影響。
哈佛公衛學院與醫學院利用美國護士健康調查的資料,以一萬八千多名24~42歲已婚女性為對象,沒有不孕之病史,追蹤其飲食與懷孕狀況長達八年之久,期間對照病歷以確定不孕的診治,結果得到四百多個排卵異常的不孕個案。統計分析飲食的關聯可見,飲食熱量中,反式脂肪攝取量每增加2%,排卵異常的不孕症風險會升高73%;其他脂肪因素如脂肪總攝取量、飽和油脂、膽固醇等都沒有這種負面的影響。科學家進一步推估不同的能量營養素之影響,在總熱量不變之下,如果以2%反式脂肪取代等量醣類,不孕風險升高67%;如果取代等量n-6多元不飽和油脂,風險升高79%;如果取代了單元不飽和油脂,風險會升高一倍。
利用氣相層析法可以辨認血漿中31 種脂肪酸成分,包括反式脂肪酸。國民營養調查2005~2008年首度有臺灣成年人血漿的反式脂肪酸數據,結果發現19-30歲青年男性與女性的體內含量最高,45歲以上的含量最低。調查資料將成人按年齡分為19~30歲、31~44歲、45~64歲、65歲以上等四群,女性的反式脂肪酸比例分別是:0.47%、0.42%、0.41%、0.39%;男性的反式脂肪酸比例分別是:0.50%、0.43%、0.39%、0.39%。血漿數據通常反映短期內的攝取量,年輕人的攝取量明顯較高,女性尤其需要謹慎。
健康代代相傳,育齡女性處於每個家庭健康傳承的關鍵地位,平日的油脂選擇要注意避免暗藏反式脂肪的食物。(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食品營養與安全之民眾科普教育計畫」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
康仕仲
審校:
謝淑貞
反式脂肪(14)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3/08/28
SRF 是環境殺手?還是減碳小幫手?
陳彥諺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9/30
氣候變遷下的農業改革:韌性與淨零的未來進行式
陳儀珈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1/01
科學爭議中的研究方法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3/12/16
石虎路殺只是個案?餵養流浪犬貓竟可能加速石虎滅亡?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