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代理機器人
102/01/09
瀏覽次數
14513
楊谷洋
|
國立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暨科技與社會中心智庫研究團隊
根據2012年10月國際新聞之報導:來自美國水牛城(Buffalo)的7歲男孩─戴文‧凱絡史博杜堤(Devon Carrow-Sperduti)因罹患嚴重過敏症,只能吃蘋果、玉米和馬鈴薯,且若和同齡小孩接觸可能會有致命危機,因此無法到校上課。而戴文的母親為了讓他擁有較為健全的學習環境,決定以互動式機器人「VGo」代替戴文上學:透過VGo機器人上的攝影機和底下的輪子,讓戴文在家就可以聆聽老師講課、參與課堂活動,也可以和同學聊天,彷彿身在學校一般。
像這樣一個以機器人作為分身的概念與展現,尤其是能實地幫忙像戴文這樣類孩子參與學習,是相當令人欣喜的機器人應用;但以工程眼光來看,VGo真的能讓戴文「彷彿身在學校一般」嗎?由VGo的構造來看:它是輪式機器人、具有電腦螢幕作為互動介面、以及透過攝影機感知環境;同時有類似頭的象徵外型卻並不具備人臉;藉由輪子可在校園中四處行走、藉由電腦螢幕可聆聽老師講課或與同學聊天。但老師和同學真的會將VGo看成戴文嗎?以VGo的外型與功能來看,它應比較適合被視為具感測能力之移動溝通平台,而非期待中的代理機器人。
在電影「獵殺代理人」(Surrogate)中提出另一種機器人分身的可能性。在這部2009年由知名動作片明星布魯斯威利所主演的科幻片中,呈現一個未來的時代,人人都可擁有與本尊極其相似、栩栩如生的代理機器人,也許更年輕、英俊、美麗。它們被用來代替真人外出工作或活動,而本尊利用某種「超級人機介面」傳達指令,基本上即全然無接縫似地將本尊連結到代理機器人上。雖然基於安全考量、人類惰性等原因,漸漸大家都不出門,而以代理機器人取而代之,但造成的結果將使人與人間距離越來越疏離。
以現今機器人科技來看,這類代理機器人能實現嗎?頗受矚目的代理機器人真實版本是研發代理機器人知名學者─日本大阪大學石黑浩教授的成果;其研究亦是上述電影創意來源之一。石黑教授與他的機器人分身雖十分相似,但並非無可區分,這也是現有技術的限制:此分身並不具行走能力,它的運作方式是透過本尊展現身體姿勢、手勢、與表情,說話則完全交給本尊。以此操作模式,石黑教授進行了兩個有趣的實驗:第一個實驗,他讓當時年幼的女兒與此分身機器人同處一個房間,當他藉由此分身與女兒互動時,小女孩展現出相當困惑的表情─樣子像爸爸、也是爸爸的聲音與動作,但總感覺怪怪的;第二個實驗,他讓實驗室的研究生們與此分身機器人共同在一間會議室裡,同時以老師的身分開始挑剔學生未完成的作業、研究,此時學生便開始感到緊張,並趕緊配合著老師的聲音與動作,感覺老師真的是上身了。
隨著擬人機器人製作技術之進步,及更貼合人類意志與操控的人機介面之開發,也許不久的將來,代理機器人真的會隨時充斥在我們身邊。(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電機科技新知與社會風險之溝通」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
:黃承揚
人機介面(10)
擬真機器人(8)
過敏(14)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3/09/30
從歷史中挖掘未來:綠豆的基因祕密與氣候生存法則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2/13
家貓健康與人類風險,呼吸道共通傳染病的隱藏威脅
王儷蒨
|
國立臺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
儲存書籤
113/12/28
用科學一決雌雄?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4/01/03
身體、心理還是基因?科學與同性戀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