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多走一哩路

107/01/05 瀏覽次數 3113
圖一:林月雲

圖一:林月雲

 「小時候是坐三輪車、跳芭蕾舞的!」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林月雲教授笑著回憶兒時家族的榮景,這一切在她國中時卻有了巨大的變化。當時家道中落,家人從大房子搬到了小房子,生活上雲泥的變化雖沒造成適應的困擾,卻在心中悄悄地播下了堅毅的種子……

 

自律與學習

 

學生時期,林月雲每天早上五點都會晨起聽英語廣播教學節目,當時只是國中生的她怎會如此好學?她笑著說:國中英文老師有口音,上課都聽不懂,只好想辦法自學,專研《讀者文摘》的英文文章,並早起聽廣播學英文,一切靠的都是「毅力」。「我不是死讀書那種人,念書都是用理解的。」台中女中畢業後,她考進第一志願台大外文系,從鄉下搬到城市,發現台北的同學個個知識都很淵博,驚覺過去只念教科書的自己,簡直是井底之蛙!因此,一有空她就去圖書館報到,用課外讀物充實自己。

 

然而,大學就需自力更生的她,必須靠身兼兩份家教、再申請救國團貸款,才能支應一學期兩千兩百多塊的學雜費用,卻還能在寒暑假安排插花、縫紉、中國結等課程。問她怎能同時做那麼多事?「只要養成規律作息、懂得自律,每個人應該都可以做得到。就像現在,我午修都是『坐著』睡二十分鐘,就怕趴在桌上或躺下來睡,會睡過頭。」多年來,她就是如此自律、按部就班,一點一滴累積實力,因此可以從容地面對各種挑戰。

 

「譬如要交的paper,我會提早完成。在繳交前,修改二十次以上,才能確保品質。」林月雲說自己從不急就章,在大學時代,同學們都習慣在考前臨時抱佛腳,但她卻習慣在考前看電影。「考前一天,大部份學生都在準備考試,戲院沒什麼人,我會趁這時去看電影,因為自己已提早把功課複習完,考前一天看電影反而能幫助舒壓。」她相信凡事有萬全準備的話,就能沈著面對壓力,而適時的舒壓,則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輾轉實現學術夢

 

1970年代,台灣正經歷外貿活絡並快速起飛,升上大四的林月雲就憑著優秀的外語能力,展開職場生涯,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貿易公司。「當時就拎著一卡皮箱,跟經理到各家飯店闖蕩,詢問外國客戶是否需要訂單。」畢業後,她心裏雖然有當老師的夢想,但自己非師大畢業,無法教書。所以先去業界上班,在當時全美第三大的零售百貨公司Kmart成衣部擔任秘書,從中學習應對進退,也慢慢培養出自己對事務的原則。六年期間,一路從秘書順利升至主管。

 

後來,林月雲隨夫婿搬回台中,並在勝家縫紉公司擔任主管職。「那個年代,不少美商進駐台灣,他們將品管、公會制度帶了進來,這些管理制度為台灣的企業管理打下很好的基礎。」兩年後,她受明道高中校長的延攬,得以一圓教書夢。「當時校長給我很大的權限,除了英文教材可以自己設計,還能自己出考題。」熱愛教學的林月雲也讓許多學生從此對英文改觀,並產生興趣。這段美好的教學經驗,建立了她的信心也讓她打下要到大學任教的願望,進而有了出國深造的行動。

 

在職場打滾多年,突然要出國深造、重拾書本,林月雲坦言難免有點忐忑,不知自己是否合適走學術路線?「後來想想,人生最重要的是莫忘初衷,而且每個階段都要有個明確『目標』。當自己有了努力的方向與熱情,原本模糊不清的道路就會變得清晰,且越來越光明。」最終,她憑藉自律與毅力,如願地在美國取得人力資源發展博士學位,並回台任教於中央大學,也是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所的創始人之一。

 

初任教時,因自覺在學術界起步較晚,林月雲將全部的心力投入教學與研究,並在升等教授的那一年同時拿到服務獎、教學獎、學術獎等榮譽。而在美國讀博士時,她發現鮮少有台灣教授在國外發表台灣的人力資源相關論文。當時她給了自己一個使命,決心要用英文發表自已的研究,並鼓勵學生一起這麼做。這個決心在轉換到政治大學擔任行政主管後,仍策勵著她持續致力於推廣英語學程、推動校園國際化。「學術研究一定要跟國際接軌,才可以讓世界看到台灣的研究能量。」

 

邁向國際的研究

 

「早期台灣的職場,沒什麼專長的人被介紹進公司後,就會被放到人事部門。」林月雲覺得這是台灣對「人事」領域的誤解。近年「人事」跟「人力」的差異逐漸被區隔,人力資源的專業在台灣日漸受到企業的重視。「以前的『人事』,將人視為『事情』來管理,故很難把人的工作潛能激發出來。其實『人力資源』是一座寶礦,須得好好深掘、發展與培養。在我的觀念中,人是無法被管理的,而應該是引領他,帶著他的心去工作。」

 

2006年起,林月雲將歷年來與資策會合作的人力資源研究撰寫成10篇的期刊論文與20幾篇的研討會論文,也完成了13本英文專書。「要做就做最好的。」她的堅持與毅力,讓無形的智慧資本轉化成寶貴的文字資料,也讓國際學者與歐盟官員看到台灣的研究成果。她同時也展開企業社會責任相關的研究,相信企業在社會有舉足輕重的教育功能,「做生意不能只是賺錢而已,而要以良善的心作明鏡,從周遭開始廣結善緣,其效應才能如同心圓般,影響著共同經濟體系中的每個企業體。」

 

對於未來想從事企管相關研究的學生,林月雲希望大家要做到專注與堅持,首先要提早發現個人的興趣,做好時間管理,及早投入心力去學習,並勇於接受挑戰、多多嘗試,才能壯大格局。她憂心忡忡地表示,目前大學生最大的盲點就是課外活動太多、導致視野狹小且缺乏國際觀。「英語能力真的很重要。做學問就是要跟國際接軌,面對大量的原文資料,若沒有能力閱讀,就不可能做出具有前瞻性的研究。」

 

態度與高度

 

伴隨著課堂鐘聲響起,林月雲細細講述人生故事,往昔的記憶點滴地匯流成一首雋永的詩篇。「影響我最深的,是我的先生。」她說兩人大學時代在台大相遇,雖然他是機械系的學生,卻對人文美學、歌劇、文學有很深的喜好跟造詣。她覺得自己這輩子能與先生相遇、相守是很有福氣的,並坦言自己的個性比較浮躁,而先生是學理工的,邏輯力強,對事情的見解都很清晰、透徹,在很多決策過程中,都幫了大忙。兩人互補地一起生活,也一同發表論文,非常圓滿。

 

「吃虧就是佔便宜、要比別人多走一哩路。」林月雲說在過往的工作中,她擔任過秘書、主管等多種職位。然而,無論是什麼職位,她永遠是捲著袖子做事,即使不是自己份內的事,也不辭辛勞、盡心盡力去幫忙。這些付出,看上去是吃虧,其實累積了實力與能力。「現在年輕人出社會,面對這麼多人一起競爭,要讓上司注意到自己的最佳方法,就是要多走一哩路,除了增進自己的競爭力外,也顯現與眾不同的高度。」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