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那一天,我們發現了宇宙–哈伯及當時的科學家
106/01/09
瀏覽次數
4791
張嘉泓
|
臺灣師範大學物理學系副教授
在1925年一月一日哈伯正式發表他的結果之前,我們所了解的整個宇宙,就是太陽系所在的銀河。哈伯對仙女座星雲的距離測量,卻顯示它遠在銀河系的範圍之外。也就是,在那一天,我們發現了銀河系之外還有一整個宇宙,正等待我們去探索。有趣的是,哈伯本人竟然沒有到場發表他的結果。更令人驚訝的,接下來的測量顯示,哈伯所發現的竟然是一個動態的宇宙。這個結果,顛覆了科學界,包括愛因斯坦,對大尺度宇宙先入為主的觀念。就這樣,揭開了現代宇宙論的序幕。我們將從哈伯、他周圍的科學社群以及當時的觀測儀器出發,來介紹這個有趣的故事。
講演綱要
(撰文|高英哲)
在二十世紀初的時候,人們認為銀河系就是整個宇宙,範圍大約是數萬光年;所有看得到的星星,全都在銀河系內。把這個認知推翻的功績,我們如今歸諸於哈伯,不過他是站在哪些前人的研究基礎上,又是在什麼樣的社會脈絡下,造就他如今的歷史定位?
故事的開端發生在美國最古老的洛厄爾天文台(Lowell Observatory),當初這座天文台主要的工作是觀測火星人(別懷疑,他們是認真的)。1913 年某一天,在洛厄爾天文台工作的天文學家斯里弗(Vesto Slipher),接到了台長指示,要對仙女座「星雲」進行觀測,因為當時天文學家認為星雲是銀河系中的星塵,研究星雲可藉此了解行星的組成成分。斯里弗對仙女座「星雲」進行光譜分析,意外發現包括仙女座在內,許多星雲都有紅移現象,顯示它們運動速度極快,且大多離我們遠去,看起來不像是在銀河系中。他其實算是第一個觀測到宇宙擴張現象的人,只是他當時並未理解到這個事實,後來光彩大多被哈伯給搶走。
要證明宇宙擴張現象,無可避免地一定要有星體測距的技術,但是這對於在地球上進行觀測的二維星空來說,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哈伯所用觀測變星亮度的測距方法,要歸功於哈佛天文台的女性天文學家勒維特 (Henrietta Swan Leavitt)。值得一提的是勒維特並非哈佛天文台聘雇的天文學家,而是當時的台長皮克林(Edward Charles Pickering)找來整理大量觀測資料,被戲稱為「皮克林的後宮」的女性「計算員」其中一員;但她整理出來的資料可真夠嚇人的了,一共列舉了 1,777 顆變星,並以此歸納出造父變星的絕對亮度,與變化週期成正比的關係,由此奠定測量絕對亮度來推估距離的基礎。
實際上去觀測變星亮度,並且計算其距離的,首推威爾遜山天文台(Mount Wilson Observatory)的天文學家沙普利(Harlow Shapley)。他根據透過 60 英吋海爾望遠鏡,所觀測球狀星團中造父變星的結果,推估這些星團與太陽系之間的距離,結果發現太陽系非但不是座落在銀河系中心,實際上反而離中心十分遙遠,有 65,000 光年之譜;整個銀河系的大小事實上達到 30 萬光年,比原先大家想的大了一個數量級。
最後輪到哈伯登場,他在 1919 年利用威爾遜山天文台新落成的 100 英吋虎克望遠鏡,完成他的關鍵計算,確定了許多所謂的「星雲」,其實是銀河系外的星系。他在仙女座「星雲」裡找到一顆造父變星,並藉此推估出仙女座距離太陽系有 250 萬光年之遙,遠遠超出人們原先的預期。很明顯地仙女座並非是星雲,而是位在銀河系之外的獨立星系,人類也因此確認了宇宙的範圍,絕對不僅止於銀河系的事實。
在 30 年後,已經名滿天下的哈伯,又主持了位於帕洛馬山天文台(Palomar Observatory),200 英吋海爾望遠鏡的觀測工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從哈伯靠著大口徑望遠鏡功成名就的事實,我們發現實驗器材對於科學的發展,有時候比起先行的觀念,具有更關鍵的影響力;而一個像美國當時那樣富足的社會,對於科學發展不遺餘力的贊助,更是加速研究突破不可或缺的推手。
● 科學史沙龍官方網站:http://case.ntu.edu.tw/scisalon/
● 科學史沙龍facebook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NTUCASE/
● 科學史沙龍特稿與影音:http://case.ntu.edu.tw/blog/?cat=1750
宇宙(25)
變星(1)
望遠鏡(14)
天文學(5)
推薦文章
113/07/29
輸血回春是真的? 啟動幹細胞的關鍵蛋白質 GDF11
陳彥諺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4/23
尋覓抗逆境農作物,為什麼送種子上太空?——專訪國立中興大學農藝學系楊靜瑩特聘教授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4/23
揭開宇宙膨脹的背後推手「暗能量」的神祕面貌——專訪國立臺灣大學天文物理研究所助理教授藍鼎文
曾繁安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3/27
全球暖化增加極端降雨機率,三大對策避免釀災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