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人類在太空中長途旅行時,吃什麼?
102/09/09
瀏覽次數
14406
王道還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將來人類到火星探險,光是單程可能就要半年,來回是1年,吃什麼?
自從1990年代初,烏克蘭科學家就發現,在車諾比核電廠受損的核子反應爐爐壁上與附近地面,有真菌生長,超過200個物種,大部分都有能吸收輻射線的色素—黑色素(melanin)。這種黑色素使那些真菌看來黑黑的;我們的皮膚與頭髮裡,也有同樣的黑色素。含有黑色素的真菌,也生長在高海拔地區、南北極等營養艱困、紫外線又強烈的地區。
美國紐約愛因斯坦醫學院的一個科學團隊,受到烏克蘭科學家的啟發,開始研究黑色素。首先,他們想知道黑色素在真菌裡有沒有參與新陳代謝反應?
他們以基因工程技術使一種酵母菌能夠生產黑色素,再從這種酵母菌把黑色素抽出來,以離子輻射照射。真菌黑色素經過離子輻射照射後,在一個重要的新陳代謝氧化反應中,氧化能力是原來的4倍。
其次,以輻射照射那些真菌,強度是背景輻射的500倍,牠們的成長速率會加快,成為原先的3倍。
然後,再以兩種會自行生產黑色素的真菌做實驗,一種是車諾比核電廠發現的,另一種是人類皮膚病原,結果也一樣:以強烈輻射照射,成長速率會加速。
研究人員的結論是:含有黑色素的真菌,也許能用輻射線當能源,啟動新陳代謝反應,特別是在艱困地區(營養少、輻射強的地帶)。這是演化適應的結果。
由於許多可食用的真菌含有黑色素,因此太空旅行時,可以帶著牠們,讓牠們在太空中生長做為糧食。太空中的輻射線非常強烈,那些真菌一定長得又快又好。至於其他不含黑色素的植物,也可以用基因工程技術使牠們製造黑色素。(不過,有人對這個樂觀的展望還是抱持審慎的態度,他們的疑問是:真菌總還需要其他的營養吧?)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07年7月,415期,74 ~ 77頁
酵母菌(20)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4/01/24
半導體製程如何平衡高科技與環境永續?——專訪陳奕宏教授
簡永昌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1/03
身體、心理還是基因?科學與同性戀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4/01/01
倫敦鐵橋與三隻小豬—工程與STS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4/01/03
熊寶寶考古學:自然、公民與道德、及性別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