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聖嬰現象專題報導(一):聖嬰現象的氣候變化特性
105/05/19
瀏覽次數
4167
陳昭銘
|
國立東華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碩士班
2015年為有觀測記錄以來,全球年均溫最高的一年。一般相信,這是在全球暖化持續下,又適逢聖嬰現象發生的雙重影響結果。聖嬰現象是熱帶太平洋區域海洋-大氣系統的氣候異常變化。正常氣候狀況時,熱帶東太平洋的冰冷湧升流上升之後,在該區形成海溫較低的區域,這些湧升上來的海水,被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南側東北信風驅動,自熱帶東太平洋開始由東邊向西邊流動,形成北赤道洋流。此洋流沿路受到太陽不斷照射而持續增溫,當抵達西太平洋時,溫度明顯增加,形成大範圍暖海水聚集海域,被稱作暖池。暖池海域由於其高海溫、高濕氣的特性,提供做為熱帶氣旋/颱風發展的溫床,使得西太平洋成為全世界熱帶氣旋/颱風生成最多的地區。
依上述機制,熱帶太平洋海溫通常呈現西邊較暖、東邊較冷的空間分布特性;但在聖嬰現象時期,東北信風開始減弱,造成的異常西風將原本西太平洋的暖海水向東邊吹,使得暖水區自熱帶西太平洋移往中太平洋,並持續向東太平洋延伸,太平洋海溫因而呈現西邊偏冷、東邊偏暖的變化特性,恰與正常情形西邊暖東邊冷的分布型態相反。因此,聖嬰現象可被視為是與正常氣候狀態相反相位的變異現象。當此之際,各地氣候也常呈現與正常氣候相反相位的極端變化形態,因而造成顯著災情,尤其是以熱帶為其主要影響的地區。例如,原本多雨的印尼、婆羅洲等熱帶雨林區,將轉變為乾旱少雨的氣候型態,而原本常年乾燥的美洲西岸,則反常的下起暴雨來。
大自然有其平衡機制,聖嬰現象之外,另有一個與其相反變化形態的反聖嬰現象,其對應的氣候特徵是東北信風增強,讓更多的暖海水往熱帶西太平洋聚集,形成範圍更大的暖池。在熱帶東太平洋,因更多海水被吹往西邊,而引發更多冰冷海水湧升上來,促使表面海水溫度更為降低,熱帶太平洋因此呈現出西邊偏暖、東邊偏冷的變化形態,可視為正常氣候狀態的增強版。因此,原本多雨的地方會降下更多雨,偏乾的地方更為乾旱。
聖嬰現象一般被視為暖事件,發生時有利於提高全球平均溫度,反聖嬰現象則是冷事件,會造成全球平均溫度降低。聖嬰與反聖嬰現象通常會交替發生,一次聖嬰現象之後,通常會產生一個反聖嬰現象。這是大自然本身的平衡機制,不會讓某一個區域長期太乾或太濕。但是,連續性的聖嬰或者反聖嬰現象過去也發生過。聖嬰與反聖嬰現象之發生頻率約為2-7年發生一次,在氣象學上,被歸類為年際變化,形成如蹺蹺板的氣候振盪現象。聖嬰與反聖嬰現象的發生,是所有人一生之中均會面對的氣候變異現象,是我們生命歷程中的經驗。(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海洋與環境變遷」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
王御風|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基礎教育中心
審校:
翁叔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
名詞解釋
年際變化
:年與年之間的降水分配情況。
氣候變遷(111)
聖嬰現象(15)
推薦文章
113/06/19
永續的碳循環產業鏈,讓二氧化碳不再人人喊「減」
陳彥諺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9/30
為什麼 COVID-19 沒有引發糧食危機?——揭開全球糧食市場的抗疫祕訣
劉品萱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7/31
心血管疾病的救星,人工(生物)血管是什麼?
陳彥諺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8/28
SRF 是環境殺手?還是減碳小幫手?
陳彥諺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