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美國許多知名的大學中,加州的史丹佛大學在短短不到100年的歷史中,就在各個領域名列前茅。當然歷任的校長和教授,以及傑出的學生和校友們功不可沒,然而創校的校長Dr. David S. Jordan,更是這個佳績的創造者。
Dr. Jordan是當時國際上最知名的魚類學家,因為科學上的成就被聘請為該校的第1任校長。1917年夏天,他的一位日本學生大島正滿(Masao Oshima)興奮地拿著一封來自臺灣的信,向他報告說:「我的助手寫信說臺灣的高山上,發現一種類似日本北方才有的鮭鱒魚類。」其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Dr. Jordan看著這位來自臺灣的日本留學生興奮的樣子,禁不住跟他開起玩笑地說:「這條鮭魚是不是你們日本政府為了慰勞駐紮在高山地區辛苦的日本警察,因此特地從日本買來的鹹鮭魚,請挑夫運送到山地的途中,掉到河裡而被撿到的呢?信上不是也說這條鮭魚是用鹽醃的嗎?」大島正滿非常清楚Dr. Jordan研究東北亞地區(包括臺灣)魚類的分類多年,說的或許有道理,因此聽到他這麼一說,興奮的心情一下子就從雲端跌到大海去了!
後來,大家都認同臺灣的這種原生鮭科魚類應該屬於太平洋地區所產的鉤吻鮭,屬於櫻花鉤吻鮭的臺灣亞種,因此定名為Oncorhynchus masu formosanus。這個名字的爭議性較小,但是中文名卻有非常多的討論,到底應該怎樣叫牠呢?最早日本人叫她Saramao masu,意思指的是梨山地方所產的鱒魚,但是後來有不少人認為應該叫臺灣鱒、臺灣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