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黏菌有動物的特徵
102/12/13
瀏覽次數
22169
王道還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黏菌是微生物,可是我們不能望文生義,以為黏菌是細菌。黏菌不是細菌,而是一種原生生物。
原生生物有細胞核,是比細菌更複雜的單細胞生物,細菌沒有細胞核。引起瘧疾的瘧原蟲是原生生物;在生物課,老師讓我們觀察的草履蟲、變形蟲也是原生生物。原生生物是單細胞、單獨生活的生物;可是黏菌例外。
黏菌平時單獨生活,以細菌維生。但是食物稀少時,就成千上萬地集合在一起,過集體生活;甚至犧牲20%細胞,形成生殖器官—子實體—以孢子繁殖。生物學家稱牠們是「社會阿米巴」(social amoebas)—集體變形蟲,因為牠們集合在一起,沒有固定形態,像變形蟲一樣行動。(變形蟲又叫阿米巴,是amoeba的音譯。)科學家在實驗室裡研究社會阿米巴,發現牠們在迷宮中能找到最短的路徑,辨識最有營養的食物,也就是說:集體生活的黏菌有動物的特徵。
最新的發現是:社會阿米巴還會為子女預存糧食,這是美國萊斯大學生態與演化生物學系研究員黛博拉(Debra A. Brock)觀察到的。
黛博拉研究的是盤基網柄菌(
Dictyostelium discoideum
),她注意到:在野外採集到的菌株,有些孢子囊裡有細菌。當孢子萌發時,細菌也形成菌落,剛好成為黏菌的食物。換言之,有些社會阿米巴捕食細菌時,不會吃乾抹淨,而會保留一些當糧食種子,輸送到子實體柄基頂端的孢子囊,那些細菌日後與孢子一齊散播四方。在黛博拉採集的菌株裡,1/3孢子囊裡有細菌。
另一方面,在細胞與組織的層次上,美國史丹福大學的團隊也發現社會阿米巴有動物的特徵。
動物身體的構造有複雜的分工,執行不同的功能。同一類型的細胞集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組織,依賴許多種蛋白質構成的「膠」把各個細胞有序地黏合在一起,鈣膠素複合體(cadherin protein complex)就是形成器官上皮層(如腸道上皮層)所不可或缺的。
真菌也有這類蛋白質,如鏈素(catenin)。鏈素有
α
、
β
兩種,都是鈣膠素複合體的構成單位。史丹福的癌症生物學博士班研究生狄金生(Daniel J. Dickinson)發現,要是鎖死社會阿米巴的鏈素基因,子實體柄基的頂端就無法形成類似上皮層的組織,於是無法順利發育。
看來黏菌的基因組早已為動物演化埋下了伏筆。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11年4月,460期,78 ~ 81頁
孢子(3)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3/11/25
用綠豆殼突破貓的絕症——貓傳染性腹膜炎的新可能
李元傑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8/28
幹細胞能拯救受傷的眼角膜,未來有機會治療「乾眼症」嗎?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2/28
用科學一決雌雄?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4/01/01
倫敦鐵橋與三隻小豬—工程與STS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