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東沙環礁的故事

106/06/02 瀏覽次數 2231
珊瑚環礁?幹嘛要知道這個?海洋研究站? 這不是1950年代的時髦嗎?國際合作研究?為什麼不去研究癌症,多少可以救人性命?為什麼不去研究農業生產,就業,經濟?花50分鐘,讓我們開啟一扇小窗, 以管窺豹來看世界。
 

講演綱要(撰文:葉綠舒│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這場是由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的宋克義老師跟我們分享東沙環礁的故事。

 

風趣的宋老師,一開始就用一句話「珊瑚礁一點也不重要!」語驚全場。

 

位於南海北方的東沙環礁,其實也是國家公園喔!由於環礁在世界上非常稀少,加上東沙環礁過去已遭受嚴重破壞,基於保育的理由,在2007年1月成立了這個國家公園;但由於位在政治敏感區域,使它成為台灣的九座國家公園中,唯一一座無法讓遊客自由參觀的國家公園。

 

環礁究竟是如何形成的?由於大部分的環礁都有火山,所以達爾文認為,環礁本來是圍繞著火山生長的珊瑚礁(裙礁)。後來因為某些原因使得島嶼下沉或海平面上升,但是珊瑚礁仍持續堆積增長;等到火山島完全沉沒水中,僅剩下環狀的珊瑚礁島嶼,便成為環礁。聽起來也頗為有理,但有些科學家並不完全同意;有意思的是,我們的東沙環礁就剛好是個沒有火山的環礁,這也讓科學家們非常感興趣。只可惜很難說服政府出資研究東沙環礁下面是否有火山,雖然近年的南海風雲讓政府開始重視它,但是還是沒有辦法說動政府去資助那麼大的研究。

 

在過去,東沙環礁只有少數的駐軍;因為缺少內部的海圖,駐軍在環礁內也不敢隨便駕船來去(怕撞上暗礁);等到宋老師等研究人員到了當地,首先就以光達(Bathymetric Lidar)來測量深度,了解環礁內部的地形,也發現裡面有個八十平方公里的海草床、許多的軸孔珊瑚、數不清的小鯊魚,生態非常豐富。

 

這些年宋老師的研究團隊在東沙環礁做了許多研究,都是圍繞著一個議題:物種怎樣來到環礁中的海島?如泰來草等植物,應該是成株、幼株在遇到颱風的時候被打斷,隨著海浪漂流到下一個點;但如潮蚯蚓(Pontodrilus litoralis)、搖蚊等生物,是怎樣到達被珊瑚礁圍繞的島嶼呢?宋老師的研究團隊提出了許多假說、也設計了不少實驗,認為可能是經過漂流木或木船將牠們帶過來。

 

由於環礁圍起來的潟湖中的海水與外界沒有交換,在2014年七月曾因為海水溫度升高造成大量海草死亡,但這也讓科學家們想到:既然每年夏天潟湖都會出現高溫,湖中應該有不少耐熱微藻吧?果然也在潟湖中找到了新種的耐熱微藻,所以東沙環礁真的是個生態寶庫呢!

 

最後在發問時,有同學問到:現在全球暖化、海水上昇,是否會讓東沙環礁被淹沒?宋老師也立刻為大家釋疑:只要是沙構成的島嶼,就會跟著「水漲船高」,所以東沙環礁是不會被水所淹沒的;同時宋老師也熱情邀請對海洋生態研究有興趣的同學,一起來中山大學研究環礁!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