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類屬於兩棲類動物,全世界共有3,500餘種,多半分布在溫暖潮溼的地區。台灣地處亞熱帶及熱帶地區,氣候溫和溼潤,極適合蛙類生存,目前包括外來種牛蛙共有31種,分別屬於赤蛙科、狹口蛙科(姬蛙科)、蟾蜍科、樹蟾科(雨蛙科)及樹蛙科。台灣本地產蛙類共有31種,包括台北樹蛙、翡翠樹蛙、莫氏樹蛙、褐樹蛙、黑蒙希氏小雨蛙、史丹吉氏小雨蛙、巴氏小雨蛙、台北赤蛙、虎皮蛙及貢德氏蛙。31種台灣本地產蛙類中,8種是特有種,10種在2002年農委會公告的保育類野生動物等級中列為珍貴稀有,明文規定不得騷擾、虐待、獵捕、買賣、交換、非法持有、宰殺或加工,違反者處以刑責。
此外台灣師範大學生物系呂光洋教授也根據分布、族群量及族群成長趨勢將諸羅樹蛙、橙腹樹蛙 及豎琴蛙列為瀕危種類(endangered),巴氏小雨蛙、翡翠樹蛙及台北赤蛙列為易危種類(vulnerable),因此在台灣,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蛙類受到法律的保護。
蛙類是從事保育教育的良好題材之一﹐因為它們數量多、容易接觸﹐不論在都市、鄉野、小溪或山林都可以見到他們的蹤影。蛙類以一般人認為的有害蟲類為食,是生物防治的重要例證,容易引起大眾認同。成蛙用皮膚呼吸﹐蝌蚪在水中生活,都直接與自然環境接觸,也迅速反應各種環境變化,是環境監測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