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住院主治醫師年紀越大 照護越好?

107/01/30 瀏覽次數 3963

醫師年紀大比較好?還是不好?

 

您覺得內科住院病患接受年紀較長醫師照護的照護結果,比接受年紀較輕醫師照護的結果,較好?還是較差?主張較好者認為,年長醫師累積比較多臨床經驗,所以照護能力較佳。主張較差者認為,醫療觀念與知識進步很快,年長醫師比較沒有跟得上新治療觀念與技術,所以照護能力較差。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研究團隊發表研究指出,住院患者如果接受60歲以上年長內科住院主治醫師診治,住院一個月內的死亡風險,會比給40歲以下年輕住院主治醫師診治來得高。但是,醫師如果看診量很大,年長年輕醫師照護住院患者死亡率就沒有顯著差異。

 

上述研究成果已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BMJ)。這是一項觀察性研究,研究以美國急性照護醫院患者為重點,研究人員分析2011年到2014年間736,537名住院患者就醫資料,住院主治醫師人數為18,854人,年齡平均41歲,患者情況都很類似。

 

60歲以上醫師 每診治77人多死1人

 

研究顯示,接受40歲以下年輕住院主治醫師照護的住院患者,30天內死亡率約10.8%,相較之下,接受60歲以上住院主治醫師照護的患者,死亡率為12.1%,數據雖然看起來還好,但卻具有臨床意義。這代表,與40歲以下醫師相比,60歲以上醫師每診治77名患者,就會多死1人。

 

資深研究作者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健康照護政策系副教授阿紐潘‧賈納表示,這樣的差異不只具有明顯統計學意義,臨床上,這也是非常重要。心臟病高風險患者如果沒有正確用藥,死亡率差異也是如此。

 

醫師看診量大 患者死亡率越不受影響

 

不過研究作者強調,當住院主治醫師實際照護大量患者時,不同住院住治醫師年齡與病患死亡率與預後沒有差異。因此診治越多患者,越能幫助醫師維持臨床技巧,患者生命也越有保障。

 

本研究之第一作者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衛生政策管理系研究員津川友介表示,新醫師多需要接受住院培訓,由於接觸大量病患,臨床技巧也會跟著提升,當醫師越來越少接觸臨床病例,臨床技巧自然就會衰退。只要持續診治大量患者,醫師年齡年長與否,就不會造成問題。

 

醫師持續進修 避免診治技巧衰退

 

研究作者表示,即使已經計算患者年齡、疾病嚴重程度等變數,患者死亡風險還是一樣有差異。研究進一步分析發現,診治醫師年齡大小,並不會影響患者再次住院率,不過年長醫師診治患者時,照護、治療支出會稍微高一點。

 

賈納認為,年長醫師多半擁有豐富的經驗、知識,不過年長醫師的臨床技巧可能隨時間衰退,因此建議,不管醫師年齡、經驗如何,都必須持續進修、持續接受醫學教育訓練。

 

上述研究結果不適用於台灣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呂宗學教授提醒,解讀上述研究結果時要小心。因為美國醫院從九十年代就開始積極推動住院主治醫師(hospitalist)的制度,住院主治醫師不看門診,專職照護住院病患。截至2016年,美國已經有近五萬位住院主治醫師,75%醫院都採取這種制度。本研究是針對住院主治醫師進行分析,所以每位病患只有一位醫師全權負責,所以病患結果可以歸因於該位住院主治醫師的照護能力。

 

可是在台灣,住院病患大多會接受一位年輕住院醫師與一位年長主治醫師照護,而且是後者全權負責。所以沒有辦法區分住院病患照護結果不佳,應該歸因年輕住院醫師?或是年長主治醫師?呂教授指,雖然不能將結果完全套用到台灣,但是醫師間能力差異的問題是應該要重視的問題,台灣也應該要進行這樣的評估,確保住院病患接受不同醫師照護,都可以得到相同好的照護結果。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呂宗學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