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黴菌危機
104/10/28
瀏覽次數
3179
IC之音廣播電台
|
氣候回暖,陰雨潮濕,又到了黴菌糾纏的季節。食品衛生專家一再呼籲,食物就算只有表面發霉,裡頭還是有看不見的菌絲蔓延,最好別吃,整個丟掉;但當發霉程度輕微,生性節儉的人總會覺得可惜。到底黴菌的危害有多大?請聽今天的科學三分鐘,主題為:黴菌危機。
黴菌其實不是準確的生物學名詞,而是一個通稱。它指的是那些外觀有明顯菌絲的真菌、和部分放線菌。雖然它們經常跟植物放在一起比較,但真菌和動物卻有類似的地方,是靠著分解消化其他有機物來生長、繁殖,也就是「腐寄生」,因此可能寄生在食物上。
一般認為,黴菌分泌毒素的作用,就是抑制其他生物,有利於生存競爭。不同種類的黴菌分泌物,對人體的毒性天差地遠,其中對人通常沒有毒性,卻可以殺死或抑制細菌的物質,就可能作為抗生素使用。
美國普渡大學食品微生物專家Cousin (/k'ʌzən/ ) 指出,大部分麵包或水果上的黴菌,對人體其實不具毒性。不過,還是有造成黴菌過敏的風險。而且一般人要自行分辨黴菌的種類或毒性,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還是扔掉比較安全。
最可怕的是在穀物或堅果上繁殖的黴菌,它們所分泌的黃麴毒素惡名昭彰,對於人體的肝臟有強烈的毒性,也是危險的致癌物。例如花生、玉米和大小米,以及它們的加工產品如花生醬、寵物食品或飼料等等,如果發霉了都很危險。非洲肯亞就曾經爆發嚴重的發霉玉米中毒事件,最後導致125人死亡。
黃麴毒素要在攝氏280度的高溫才會被分解,普通的烹調加熱是沒有用的。所以如果穀物、堅果類以及它們的加工食品發霉了,還是狠下心來扔掉吧!另外,堅果類、餅乾開封後沒吃完,請重新封妥,放在冰箱裡,因為低溫會抑制黃麴毒素的產生。即使是乾的米、豆、麥片或麵條,也要封妥,放在乾燥涼爽的地方。
總之,食品打開了要儘快吃完,也不要吃過期的食品,包括過期的咖啡豆、咖啡粉與茶類,都要避免,如果發現發霉,更是絕對不能吃。
此外,對於堅果類,以及加工食品像是花生粉、花生糖、花生醬等,或豆類發酵製品像味噌、豆豉、豆腐乳、豆瓣醬、臭豆腐等,都要注意品管,以免被空氣中的黃麴菌污染。除了政府的食品安全稽查不能放鬆外,業者也應該留意,避免在高溫潮濕的環境下運送、儲存食品。
最後,還有一個大家常忽略的生活細節,就是吃花生的時候,最好選帶殼沒有破損的花生。花生殼可能殘留少量的黃麴毒素,所以建議您改變花生「邊剝邊吃」的習慣。一次先剝好想吃的量,然後洗個手再吃。
今天的科學關鍵字,就是
黴菌毒素
Mycotoxin
您可以透過關鍵字,進一步查詢或做延伸閱讀。
【本單元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製播】
2013-04-28 16:55:00播出
黴菌(7)
黃麴毒素(5)
推薦文章
113/10/23
AI 助陣臺語教學:TAIDE 機器人如何提升學習成效
陳彥諺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0/30
醫師的「超級 GPS」:手術導航系統如何為臨床帶來新革命?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1/29
重建部落認同,從原住民視角探索地理與環境教育的未來
歐柏昇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9/27
在炎熱的臺灣飼養雞豬牛,獲取蛋肉乳也不忘動物福祉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