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肝癌新救星-標靶藥物蕾莎瓦

103/04/23 瀏覽次數 15108
由於對癌症分子生物的逐漸了解,癌症分子標靶治療是近年來積極發展的癌症治療模式。所謂的標靶治療,即是攻擊癌細胞賴以為生的特異表現分子,進而消滅腫瘤。也正因此治療方法只攻擊癌細胞,而不影響人體正常細胞,因此不像傳統的化學治療方法,會在病人身上產生嚴重的副作用(掉髮、噁心、嘔吐、貧血、免疫力不佳等),使得病人在治療時期有好的生活品質。另一方面,標靶治療確實也在癌症病患上看到很好的治療效果。然而,大部分的標靶藥物只具有緩解癌症的作用,僅有少部分標靶藥物可達到根除的效果,因此,很多癌症病患在經過標靶治療一段時間後,都可能會遇到抗藥性問題,進而造成癌症復發。目前,有許多研究正試著努力解決標靶治療所衍生的抗藥性問題,以期能使癌症標靶治療更臻於完美。

肝癌末期的治療一直是個很棘手的課題,因為連細胞毒殺效果很強的傳統化學治療在末期肝癌病患也產生不了太大治療效果。標靶藥物蕾莎瓦是個多重激酶小分子抑制劑,可抑制提供腫瘤養分來源的血管新生作用,目前是唯一核可用於治療末期肝癌的藥物,因此,為末期肝癌病患帶來很大的希望。

然而實際使用後,卻發現此藥對大部分病人而言並不能產生如預期的療效,因此目前正積極解決此等抗藥性問題。此外,標靶藥物若要在病人上能產生藥效,一般來說,在病人體內小於1微莫爾濃度即可看到效果。然而蕾莎瓦則是需要到5-10微莫爾濃度才或許可看到效果,也因此相對地在病人身上會引起較多的副作用,因而降低病人服藥順從性。

雖然這些副作用都可以再藉由藥物來改善,然而若是蕾莎瓦一開始服用劑量可以降低就可以避免掉此等副作用的產生,但卻也可能降低其抑制癌症的效果。因此,如何讓蕾莎瓦在低濃度仍有很好的抗癌活性,亦是需要積極解決的方向。針對此等及抗藥性問題,大致上可以分成兩個方向來尋求改善:

(1)尋求合適的生物標記來預測病人對蕾莎瓦的敏感性,如此一來,在那些蕾莎瓦可能產生藥效的病人身上,也許就可以不用使用到那麼大的劑量,一方面可減少其副作用的產生,另一方面藉由病人合適性的篩選,也可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

(2)2013年7月Dekervel研究團隊指出,經發展結合治療,再藉由藥物1+1>2的效果,或許可以達到蕾莎瓦劑量的降低但又不減少其抗癌的藥效。相信藉由這部份的研究及努力,未來標靶藥物蕾莎瓦應用於肝癌治療能更臻於完美。(本文由科技部補助「健康醫藥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黃士哲|義大醫院胃腸肝膽科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