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現在30歲以下的人來說,可能很難想像,過往台灣每5個人就有一個人是B肝的帶原者。直至今日兒童的B肝帶原率已從原本的10%下降至不到1%。這一切都要歸功到1984年7月台灣全面實施新生兒B型肝炎疫苗接種[1,8]。根據WHO的統計數據,B型肝炎在東亞的盛行率約為6.2%,其次為非洲地區的6.1%,相較於歐洲地區1.6%和美洲地區0.7%,是屬偏高 [2]。病毒性肝炎與肝癌一直是台灣極盛行的疾病,儼然成為「國病」。正所謂「國病之所在,即為研究之所在」,台灣B型肝炎的高盛行率,即成為醫療與公衛最佳的研究對象。
B肝病毒於1965年由 Baruch Blumberg 醫師發現。B型肝炎病毒屬於肝病毒科(hepadnaviridae),病毒顆粒有著脂質組成的外膜和正二十面體的蛋白質殼粒。B型肝炎病毒進入宿主細胞後,形成獨有的共價閉合環狀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 cccDNA)結構開始綁架並操縱宿主的RNA及蛋白質合成,最後組裝出下一代的病毒顆粒並釋放到周邊去感染更多肝臟細胞。病毒的傳染途徑包含血液、體液、性行為等水平傳染,和母嬰在周產期經由血液、羊水、陰道分泌物的垂直傳染。Blumberg 醫師和微生物學家 Irving Millman 合作,發展出病毒的血液檢查,並在1969年將B肝病毒加熱使其失去活性,製成第一代的減毒性疫苗。這些成果讓Blumberg 醫師榮獲1976年的諾貝爾生醫學獎 [3] 。1981年FDA通過的B肝疫苗—默克藥廠的 Heptavax,把B肝病人血漿中的病毒顆粒分離出來,用甲醛和加熱等方式去除其活性而製成。直到1986年,第二代的B肝疫苗以遺傳工程製成病毒表面抗原,不含病人的血品,消除任何可能因為施打疫苗而感染疾病的疑慮 [1,2]。
圖、病毒構造與生活史(GrahamColm, wikimedia)
1980年代,台大醫學院小兒科張美惠教授到美國海軍第二研究所研習「如何建立血庫與組織庫來研究疾病自然史」。此後,她積極建立小兒肝炎的血清庫,並長期追蹤20~30年,慢慢將兒童的B型肝炎自然史填補起來 [4]。一般成人在感染B肝後,絕大多數都會產生表面抗體,只有1-5%的人會成為慢性B肝帶原者,但若在兒童則為30%,在新生兒上則高達90% [9]。張教授發現:台灣早期10-20%高比率的帶原人數,最大宗就是B型肝炎的母嬰垂直傳染。
1981年,B型肝炎的疫苗首次被FDA核可,同年台灣引進B肝血漿疫苗,在台大及台北榮總對B肝帶原母親之新生兒進行臨床研究,確定了高危險新生兒出生後接受疫苗接種可預防B肝感染 [5,6]。1984年,台灣和法國巴斯德藥廠合作,並將其B肝血漿疫苗技術轉移給新成立的保生製藥公司(已於 1990年代關廠)。 同年7月1日起,臺灣實施新生兒B型肝炎疫苗接種。
同時間,張教授持續研究小兒B肝的自然史,並陸續發表其研究發現。1997年,她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上發表了石破天驚的一篇論文。這篇論文有著個極為樸實的標題:台灣全面B型肝炎疫苗接種與兒童肝細胞癌發生率(Universal hepatitis B vaccination in Taiwan and the incidence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children. Taiwan Childhood Hepatoma Study Group)。論文指出:自台灣全面接種B肝疫苗後,6到14歲的兒童肝細胞癌發生率,從1981-1986年的每十萬人0.70例,到1986-1990年的每十萬人0.57例,再到1990-1994年的每十萬人0.36例,呈現穩定下降的趨勢(下圖)。簡單的數據首度證明B型肝炎疫苗的施打可以預防肝癌的發生。雖然現今此項知識已成為常識,但在當時可說是一項重大的觀念突破,同時也為這篇論文贏得了超過 2000個引用次數 [7]。
圖、1975 年到 1987 年兒童肝癌發生率(Chang, 1997)。虛線為1984年7月1號開始施打新生兒B型肝炎疫苗接種。1986年後出生的小孩,其6至14歲的肝癌發生率降為0。(圖片來源:張美惠)
B肝疫苗的全面施打,在台灣的公衛史上是個重要的里程碑,這都要感謝許多研究人員努力不懈的研究成果,以及政策執行者能積極將研究成果轉為防疫政策。30年後的現在,6歲兒童的B肝帶原率已低於0.8%,達到世界衛生組織低於1%的目標 。可預見未來B型肝炎將會如同天花般消失,且B型肝炎造成的肝癌也將不再是國人的威脅。
責任編輯:郭啟東/國立中山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