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現代化農業:用電話種水稻–農機代耕

103/04/11 瀏覽次數 21842
農耕機械化

隨著政府大力推行水稻栽培機械化及水稻作業機械化,研究機構、學校及農機廠商相繼投入整地機械、插秧機械、收穫機械、調製機械等的研發、改良與推廣,積極開發適合國內使用的機械。

由於國內農業環境與日本類似,且日本農業機械化發展較早,國內稻作機械的發展及應用與日本相仿,甚至主要稻作機械如插秧機及聯合收穫機都直接引進日本機型。

不過,國內農耕作業及機械使用與日本仍有不同,加上代耕制度的盛行,購置的農機除所有人自己耕作使用外,也提供替其他農民或栽培業者耕作的服務,大幅提升農機的使用率,使國內水稻機械化栽培制度迅速發展。

目前,國內水稻栽培由整地到收穫後處理已可全面機械化,水稻作業機械化的程度自整地、育苗、插秧到收穫已達98 %。稻作全面機械化及成熟的農機代耕制度造就了國內打電話也可以種水稻的契機,農民或水稻栽培業者得以用經營企業的方式,進行水稻栽培、稻田管理、收穫後處理等作業。

農機代耕中心

國內獨特的專業性農機代耕業務在1970 年代末逐漸盛行,不過早期臺灣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與推廣較偏重水稻,雜糧作物生產的機械化程度遠低於稻作,影響了雜糧作物的栽培推廣。以落花生為例,它是彰化、雲林、嘉義沿海鄉鎮的主要作物,栽培面積曾高達十萬餘公頃,但因農村勞力日漸缺乏,栽培面積曾銳減至僅剩三萬餘公頃。後因落花生聯合收穫機的開發與推廣,解決了勞力不足的問題,栽培面積才又逐漸增加。

因此,為促進國內農業全面機械化的發展,配合農業經濟結構的變遷,促使雜糧作物生產機械化以提高競爭力,政府於1982年開始獎勵農民設立雜糧作物農機代耕中心。1982年起為配合稻田轉作計畫,更積極輔導農民設立代耕中心。

獎勵農民設置雜糧作物農機代耕中心計畫至1992年止,共輔導設立426 處,主要集中在雲林、嘉義、臺南等地區共328 處,約占8成。

1982~1985年農機代耕中心的業務以代整地、代播種為主。1986年起,配合國內研製完成的玉米、高粱收穫機,以及進口大型收穫機、乾燥機的推廣,並為符合農民或栽培業者的實際需要,輔導績優農機代耕中心經營者增添玉米、高粱、大豆等作物的機械收穫及乾燥設備,服務範圍由過去的整地、播種、中耕、脫粒等,擴展至代收穫、代乾燥一貫作業。其間輔導農機代耕中心經營者擴展代收穫業務78處,代乾燥業務73處,新設代乾燥中心22處,主要分布在彰化、雲林、嘉義、臺南、屏東、臺東、花蓮等地區。

1990年代初,國內落花生聯合收穫機的發展趨於成熟。在當時國產新型農機補助計畫下推廣了七百餘臺,解決國內落花生收穫期間勞力缺乏的問題,也成了產區農機代耕中心的主要服務項目之一。

農機代耕中心的設立除了促進農作物生產效率化及生產技術專業化外,也使農機作業深度及行株距一致,生長整齊,產量提升,得以降低農作物生產成本,提高產業競爭力與農民收益,並促進農業機械化的推廣與發展。

一貫化代耕作業

農機代耕中心的代耕項目,包含整地、作畦、播種、插秧、管理、收穫、乾燥等。

整地包括犁耕、翻土、碎土、整平等作業。整地機械使農田土壤適合農作物生長,主要有曳引機附掛迴轉犁、動力耕耘機及中耕管理機。早期,水稻栽培使用動力耕耘機附掛迴轉犁,迴轉犁轉軸上裝有爪型耕耘刀,耕耘機前進時可以同時完成土壤耕起、碎土及整平。

由於在田間操作動力耕耘機不易,1971 年,農機代耕經營者為提高競爭力及工作便利舒適,開始引進小型曳引機附掛迴轉犁。由於也可在迴轉犁後方附掛整平器進行水田蓋平作業,因而逐漸取代了動力耕耘機,目前已是最主要的水田整地機具,馬力也逐漸加大。

插秧即水稻移植栽培作業,是把種子先育成適當大小的秧苗再移植於田間,可使稻作生長整齊,產量高且品質穩定。早期插秧作業以人力進行,1966年由日本引進手推式插秧機。

為配合插秧機的使用與操作性能的提升,以及水稻育苗技術的開發,政府於1971年間開始輔導設立專業化水稻育苗中心,提供高品質秧苗配合插秧機使用。這項制度促使稻作生產機械化快速發展,1989年達到最高峰。當時國內水稻育苗中心設置總數達一萬一千餘家,供苗面積達三十餘萬公頃。1989年,引進八行式乘座式插秧機,使用新型高速迴轉插植機構,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它的高速插植與乘座舒適的特性完全符合國內農機代耕業者的需求,成為代耕中心普遍使用的機種。

固定式動力噴霧機主要由電動馬達或引擎、高壓噴霧器、藥液桶、管線及噴桿組成,由小貨車或農地搬運車載運。1986年,隨著大型自走式噴霧機的推廣及1992年開始引進自走式桿式噴藥機,國產桿式噴藥機於1998年也通過新型農機性能測定,並列入國產新型農機補助示範機種。由於作業能力與機動力都優於固定式動力噴霧機,也成為代耕中心代耕服務的機種。

在1955年引進耕耘機及1966年引進手推式插秧機後,有關稻作栽培的機械開發也隨之興起,並開始發展水稻聯合收穫機械。1981年,引進自動化及油壓控制系統的大型水稻聯合收穫機;1992年,引進散裝型聯合收穫機,水稻聯合收穫機的應用由袋裝改為散裝,機械馬力愈來愈大,效率也愈高。目前,水稻聯合收穫機已超過100馬力,駕駛室有冷氣、音響,作業舒適度大幅提升。

1977年,國內研發完成循環式乾燥機,由於性能良好,稻穀水分乾燥速率均勻,適合栽培水稻的農民、產銷班或合作農場使用。早期容量僅1.5公噸,1978年起配合稻穀乾燥中心的需求,單機容量由4.8公噸逐漸增至50公噸甚至100公噸以上。水稻栽培業者或農民可把收穫後的稻穀直接運交稻穀乾燥中心,確保稻米品質並減少農民自行乾燥所需的勞力負擔、運費等。
至此,水稻栽培的整地、插秧、收穫、乾燥等作業已全部導入代耕或代操作作業,改變國內稻米生產流程,大幅提升作業效率。同時,為提升代耕中心現有農機具的使用率,1987年開始輔導績優農機代耕中心辦理委託經營示範。此外,基於稻米是保價收購作物稻作機械化程度很高,也輔導雜糧作物農機代耕中心兼營稻作代耕業務,充分利用現有的農機設備,擴大農機代耕中心的農場經營規模。

成效卓著

由於農機代耕中心經營者彼此支援,妥善調配機具與代耕作業,充分發揮應有的功能,有解決農作物生產勞力不足的實質效果。一般小規模經營的農民或有意離農的農民可不必自行購買農機,減少農業投資成本,而同樣能以機械代替人工進行農耕作業,全心從事農業外的工作以增加收入。

同時,為順應產業結構變化,農機代耕中心的營運也做了適當的調整,配合產業導向所需購置機具,以適應未來農業生產的需求,確保代耕經營者及農民的收益,持續促進國內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提升產業競爭力。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