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藝術科普 科普藝術

108/09/03 瀏覽次數 2351

 

科普知識與藝術人文的結合

 

國際間已有許多把科普知識結合藝術人文的活動,讓一般民眾藉由藝術更貼近科學的領域。例如美國加州Pasadena市自2001年起定期舉辦的A×S FESTIVAL,匯集世界各地的科學家與藝術家,每年針對不同的科普知識主題,把科學的原理與知識應用至人文藝術的互動作品、裝置藝術、藝術展演中。A×S FESTIVAL 在2011年的主題是「火」與「水」,把科學原理實踐在建築、陶瓷、工藝等藝術領域的應用與展示,甚至透過音樂會的形式展現「火」與「水」在聽覺感官的饗宴。

 

A×S FESTIVAL在2014年的主題是「CURIOSITY」,以當時熱門的國際時事「登陸火星」為主題,把太空科學中有趣的科普知識,如太空飛行原理、太空物質型態變化等知識,轉化為互動裝置藝術與戶外藝術展演的方式讓民眾體驗。英國Manchester從2007年開始,每年舉辦Manchester Science Festival,在2015年舉辦的其中一個主題是藝術與科學,也是透過科學家與藝術家的合作,詮釋在神經學、醫學、自然科學中的科學現象,也能以藝術作品之姿呈現繽紛色彩與豐富有趣的造型變化。

 

科普知識在科技藝術上的應用

 

不同於科學展館以介紹新知的理性思維,藝術創作以感性訴求出發,兩者最終的展覽性質與屬性也有很大差異,民眾通常當成兩種極端的興趣選擇,喜歡科學或藝術。科學展覽常被批評美感不足,而藝術作品常被抱怨艱澀難懂,如果能有平衡兩者衝突的做法,必能為科學與藝術的跨域合作帶來契機。以科技藝術作品特性而言,使用科普知識、技術等新知於藝術作品中是常見手法。

 

當藝術作品呈現在大眾面前時,令人驚訝的往往是藝術家們運用簡單的物理、光學、機械動力等原理來運作。例如荷蘭藝術家Theo Jansen創作的仿生獸(strandbeest)系列,利用海邊風力驅動具有行走功能的連動關節結構造成裝置的移動,在風力強大的海邊如同一隻巨大的生物在沙灘行走,形成大型的風力仿生動力藝術作品。其中蘊含的科學原理(流體力學應用於動力藝術)往往成為學習知識的活教材,不但民眾接受度高且可達到廣泛宣傳的效果。

 

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的兩位工程師David Delgado及Dan Goods與Studio KCA的Jason Klimoski在2014年共同創作了Metamorphosis,這項作品是為了慶祝完成與歐洲太空總署合作長達10年的Rosetta Mission衛星計畫,把人造衛星Rosetta成功降落於名為67P/C-G的衛星上,透過模擬隕石造型、隕石因太陽高溫所產生的大氣狀態,完成動態雕塑的藝術作品。

 

這項作品分別受邀於紐約布魯克林Brooklyn Bridge Park 舉辦的World Science Festival及舊金山的Exploratorium自然科學博物館展出。白天在展覽現場宛如真實的隕石掉落現場,晚上透過內部燈光與水霧的科技藝術裝置呈現隕石神祕的氣氛,充分展現把太空隕石的科普知識與公共藝術完美結合的科技藝術作品。

 
 

許素朱教授過去帶領的臺北藝術大學FBI Lab一直致力於把科技藝術應用於未來博物館及文化創意,自2009年至2011年也曾執行科技部「ZEN─“輕安一心”創意禪修空間研究」三年期計畫,實地建置一個讓人身心放空歸零(Zero)、實現專心注意後產生能量(Energy)的「生活環保」概念、與大自然環境(Nature)合而為一的創意禪修空間。

 

其中結合科普知識的自然科學、人體科學等應用,完成禪修創意空間作品。例如運用心跳與水資源、流體力學製作zen_Farm禪心農場,強調「心情」的專注,透過紅外線心跳感測器偵測心跳穩定度作為禪心農場的水源動能,目的是引導人們做心情平靜練習,也以「點滴淨水,萬物長青」的概念,提醒世人愛護自然環境,並與萬物和平共生。

 

又例如應用水流的重力與慣性製作zen_ Fountain禪心泉,並以「禪」結合「泉」的概念來設計,收集雨水當泉源,參與者以其禪定行為與心靜來控制噴泉的大小與形狀,是一件融合環保節能觀念的戶外禪修互動公共藝術。它的最終目的是希望能達到「心靜推水,輕安一心」的意念,是結合水的自然科學、人體科學、禪修文化與科技藝術的經典作品。這系列作品過去曾吸引歐洲多個學校教授帶學生來學習「科學+互動科技+人文」製作。

 

科普藝術的關渡光藝術節

 

戴嘉明教授策展催生的「關渡光藝術節」以光的科普原理為主題,邀請新媒體藝術家創作出國內科技藝術相關作品。依照作品屬性選擇戶外與室內活動場域,於臺北藝術大學校園內展出,讓民眾進入藝術環境中欣賞光藝術作品,同時體驗其中運用的科學原理的奧妙。

 

戴嘉明教授的〈Playkid〉作品利用布料的防水透氣特性,藉由打氣機不斷送入空氣,直到使整個雕塑造型充滿氣體後,多餘的氣體會透過布料的組織空隙向外擴散,平衡內部壓力不至於爆裂。由於空隙大小比氣體分子大,但比水分子小,因此可以形成有防水效果的充氣裝置,一旦停止送入空氣,造型會因為本身布料的重量而逐漸萎縮。

 

〈Blue Dream〉主要以雷射光作為兩棟鐘樓之間的對話,以光線在空中交織的狀態形成一具在黑夜中浮起的光線雕塑。藉由雷射光獨特的光特性,光線聚焦在細直的線條上,每當有介質通過,便會產生清楚可視的變化,例如:雨天因為水滴在天空快速通過形成光線的閃爍。

 

〈力光見影〉運用「壓力」的強弱與燈光裝置互動,把「力的傳達」同步轉化為顯現於地板的光影強弱的效果。參觀者可以用身體的重量坐壓或以手按壓如椅凳般的燈光裝置,當施與力量越大時,裝置顯現的光照強度越強,同時投影於地面的光影面積越大,效果越顯著。

 

〈植光計畫#2〉在一棵大樹上架起象徵無限循環的莫比烏斯圓環,串接正反面的二維曲度,在衍序漸變的和諧光環下,開啟科技的光與植物體依附共生,也是占領解構著屬於自然生命體一席之地的討論。

 

〈幾何空隙〉利用自然中不存在的幾何與存在的有機形體作為對照,透過完形理論抓住人對於光線的剎那暫留,讓樹與裝置之間產生交錯,藉以探討空間與縫隙之間的稍縱即逝。

 
 

科普講座與工作坊推廣活動

 

除展覽活動外,也建構了每件作品的科普知識網站,參觀者可透過手機連線上網,以了解該作品與科普運用關係。為求正確傳遞科普知識,邀請藝術家與教育專家合作設計學習單,提供中小學以下兒童學習使用,可於現場領取或由師長上網下載列印。

 

活動中除了有教育專家外,更邀請過去與北藝大長期合作的竹圍高中教學團隊,以及畢業於臺師大物理系目前任教於大直國中的楊靜玫物理老師、致力於推動科普藝術教育的林欣美美術老師、畢業於北科大光電系的林書瑜老師一起參與合作。藝術、科學與教育專家三方面的配合,設計出合乎中小學科普知識推廣學習的網站與學習的介紹。

 

科普藝術工作坊藉由科普結合藝術以光為主題的活動,從新媒體的啟蒙和認知推廣參與者對科學與藝術交鋒的無限可能。培養參與者在影像藝術、材料藝術、互動藝術、聲音藝術等領域具備基礎的知識與能力,精進實際操作技巧和提升美感能力。透過實驗性操作與創作,增進參與者運用科學知識於藝術創作的能力,引發參與者的創造力。

 

以林書瑜的「光的雕塑」工作坊為例,除了藝術家搭配高中物理老師外,並有至少2位協助工作人員,準備的器材有雷射發射器、鏡子、煙機、木工夾具、木頭角材。採遊戲性進行,把雷射想像成一個傳球的路徑,在空間中設置反射物,透過光學反射原理,在空間中延續直到一個目的地。

 
 

科普與藝術的未來

 

科學展覽以介紹新知的理性思維,藝術展覽則以感性訴求出發,科學展覽中常被批評美感不足,而藝術展覽常被抱怨艱澀難懂,如何緩衝兩者的衝突進行科學與藝術的跨域合作,是未來應思考的方向。以關渡光藝術節為例,在師生共同製作過程中累積不少研發與製作經驗,同時在活動執行過程中的部分展品製作、布展施工、文宣製作、社群媒體宣傳等工作都由系學會學生參與,相關實務經驗可供未來在各級學校進行跨領域人才培養活動的參考。

 

另外針對一般民眾與國高中學校舉辦工作坊的方式,落實科學與藝術的場域實習,實現科普傳播與人文藝術精神的結合,並提供科普藝術的設備與資源,讓參與的民眾與學生現場也能創作科技藝術作品,藉以培養科普創造力、藝術感受力,以及團隊合作的能力。同時運用不同性質的媒材,讓大眾了解科普藝術在當代的獨特文化和美學思維,帶來更開放的創作表現,也讓科學與藝術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使科普資源的推廣應用更為豐富多元。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