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媒體再現犯罪

103/09/01 瀏覽次數 13911
 「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是用來形容透過傳播媒體可以讓大眾認識外界事物,因此,媒體具有守望環境、傳承知識、引導公眾行為的力量。隨著媒體商業化競爭,報導愈來愈朝向煽情、血腥、暴力的煽色腥(sensational)內容,媒體所報導犯罪事件,將影響社會大眾對生活環境的認知與感受。

商業媒體競逐閱聽率

商業化媒體營運仰賴廣告,為了爭取閱聽率,越是具備衝突性、戲劇性、異常性等新聞價值的事件,越可能成為媒體炒作的議題。

新聞報導是媒體工作者一連串把關與選擇的產物,再現(represent)新聞事件的產製過程,往往受到媒體立場、商業考量、社會價值等影響,使得再現的內容遭到刪減、凸顯與編排,而和事件的真相有所出入,所以,傳播學者徐佳士將媒體再現的現象比喻為「哈哈鏡」。

這種「危機娛樂化」(entertaining the crisis)的再現新聞方式在犯罪報導中更為普遍與嚴重。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主委蘇蘅研究發現,媒體偏愛報導謀殺、強暴、傷害等具有衝突性的暴力犯罪題材;報導時經常嚴加撻伐犯罪行為;鉅細靡遺地報導案發經過,卻輕忽犯罪案件後續的司法程序正義;又因為重視警方片面的「權威」資訊來源,在司法機關尚未查明真相前,即已論罪,影響大眾的認知。

凸顯犯罪新聞誘發仿效 引發社會恐懼

媒體再現犯罪新聞具有幾種現象。首先是媒體為了爭取高閱聽率,喜歡誇大報導暴力事件,詳細刻畫犯罪手法、受害者慘狀。這種情形除了可能誘發仿效,更可能引發社會大眾的犯罪被害恐懼感。美國凱瑟家庭基金會(The Henry J. Kaiser Family Foundation)研究提到,有37%的父母認為,他們的孩子對新聞中的犯罪內容感到不安或沮喪,並且害怕自己可能成為犯罪事件的被害人,而有被害恐懼感。如同日前台北捷運發生隨機殺人事件之後,大眾對於搭乘公共運輸工具就產生很大的恐懼感受。

從媒體長期的效應來看,葛伯納(G. Gerbner) 等傳播學者所提出的「涵化理論」(Cultivation theory)認為,長期暴露在扭曲的訊息中,會影響觀眾對真實社會的看法,也就是,看電視的時間愈長,對社會實況的認知和態度會愈接近電視所呈現的景象,而感受到社會充斥暴力。

媒體審判

其次是媒體自許社會公器,在報導犯罪事件時,常妖魔化犯罪嫌疑者,將罪嫌描繪成十惡不赦的歹徒,公然審判、企圖定罪;有時,媒體發現嫌犯的身分特殊,或是同情犯罪動機,則可能化身正義使者,操弄新聞議題來為罪嫌開脫。

電影《危機最前線》(Mad City)對媒體審判的現象,就有這樣的反思。影片中,媒體可以將劫持人質的資遣員工塑造成為爭取失業權益的代言人,但也因為其他媒體競爭,扭曲報導,反而使罪嫌變成有暴力傾向、萬惡不赦的歹徒,最後只能選擇自殺。

社會學習理論認為,人們可藉由間接的方式學習,如果媒體對社會事實做失真的解讀,而閱聽眾也不清楚其虛實,如此一來無法作出正確的判斷。媒體所再現的犯罪事件也建構了一種扭曲的社會真實,影響社會大眾的認知,因此,社會公民觀看媒體犯罪新聞,必須審慎分辨、選擇、評估媒體及其內容。(本文由科技部補助「犯罪問題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撰稿/2014/07)

責任編輯:王曉玲|青少年團契輔導
審校:陳素梅|國立東華大學社會學系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