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西北太平洋颱風之生成活躍期

104/08/12 瀏覽次數 9936
熱帶西北太平洋為全球颱風生成最多的區域,每年7至9月為颱風侵台的主要時期,氣象學上稱之為「颱風季」。雖然颱風降雨常帶來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但也是台灣水資源的主要來源。自紅霞颱風在2015年5月11日從台灣東部海面由南向北通過後,其後的5月及6月,都沒有颱風侵台的警報。但是,在7月2至3日,熱帶太平洋同時生成3個颱風,由西向東分別為蓮花颱風、昌鴻颱風、南卡颱風,形成三颱並存的現象,顯現颱風有容易生成的活躍期。蓮花和昌鴻颱風均移行經過台灣鄰近海面,全台一周來均密切注意颱風動向。上述颱風生成的時序顯示,西北太平洋颱風存有容易生成的活躍期,與生成較少的間歇期,造成活躍期與間歇期的大氣背景因素,值得吾人進一步探討。

颱風又稱為熱帶氣旋,為生成於熱帶海洋的低氣壓系統。過去研究發現,熱帶大氣環流存在一個由西向東持續移動、波數為1的大氣波動,氣壓場呈現出高壓(輻散)與低壓(輻合) 並列的東西向環流型態分佈。每個高壓或低壓環流類型的水平分佈範圍約為20,000公里(或180經度)。此一大氣波動自西而東繞行全球一周所需時間約在30至60天左右,平均周期約45天,屬於一季90天以內的時間尺度,因此被歸類為季節內變化波動。在環繞過程中,當低壓波動移到太平洋上空時,約可在此處停留數周。期間,大尺度背景環流場的低壓波動有利於熱帶擾動的水平輻合與上升運動,強化對流系統,協助熱帶擾動發展成颱風。因此,當低壓波動來臨時期,為西太平洋颱風的生成活躍期。反之,當另一個反相位的高壓波動接替低壓波動移到西太平洋時,則會進入颱風生成的間歇期。

此一30至60天的熱帶大氣波動,為二位氣象科學家Madden和Julian所發現,因為其高壓-低壓系統持續通過時,會呈現相反相位的振盪變化,因此,氣象學上通稱為Madden-Julian Oscillation,簡稱MJO。

MJO每年的強度均有所不同,當強度較弱時,MJO對颱風生成的影響便較弱,使得該年颱風生成的活躍期與間歇期便不會存有明顯的對比。2015年的三颱並存現象,蓮花颱風自台灣南側海域西行進入中國大陸,昌鴻颱風自台灣北側海域往北移動朝向韓國而去,南卡颱風往北朝向日本而去。緊接南卡颱風之後,另一個哈洛拉颱風於7月11日又立即生成於中太平洋國際換日線東側,這也反應西北太平洋於此時期進入颱風生成的活躍期。(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海洋與環境變遷」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蔣忠益|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基礎教育中心
審校:翁叔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