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找到屬於自己的「小確幸」,翻轉幸福的傳統定義!

104/10/23 瀏覽次數 5678
小確幸一詞源於日語,係由日籍作家村上春樹與安西水丸合作的插畫散文集《尋找漩渦貓的方法》一書中提到小而確實的幸福感,亦即自己的規則自己訂,不被別人看你的眼光影響,做自己,細心感受日常生活中每一個小而確實的幸福,比方說村上春樹提到的小確幸,是在一場激烈的運動後,來杯冰涼啤酒的感覺。

你認為的小確幸是什麼?發明者認為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小確幸,他自己的小確幸是「運動後來一杯冰涼的啤酒!」。(圖/Pixabay)你認為的小確幸是什麼?發明者認為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小確幸,他自己的小確幸是「運動後來一杯冰涼的啤酒!」。(圖/Pixabay)
 
以往,古典經濟學效用最大化思維下,提到了財富=消費=效用=幸福的假說公式,認為人類對於幸福感的遞增是源自於社會不斷的發展,個人收入不斷的增加。

現代人的「小確幸」在哪裡?

然而小確幸的現象讓人不禁懷疑,功利主義思維下,所認為的幸福源頭只有金錢,難道是正確的嗎?2015年,Seungyoon Lee等學者在《社會科學計算機回顧》探討不同形式的文化資本與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及社會支持的相關性。結果發現以體育參與衍生的文化資本,與主觀幸福感及社會支持有正相關。

此外,社會網路的大小及連結強度也與主觀幸福感及社會支持呈正相關,而社會網路的異質性則呈負相關,說明了新世代對於主觀幸福的感受力更多是來自於文化資本,包括參與感、互動、及共同點等,非與經濟行為有等比增減的規律性。
 
不同於過往的功利主義思維,在現代社會中,文化資本比經濟行為帶給人類更多的幸福感!(圖/Pixabay)不同於過往的功利主義思維,在現代社會中,文化資本比經濟行為帶給人類更多的幸福感!(圖/Pixabay)
 
進一步而言,個人與社會網路之間的關係,會因所處的社會條件與發展階段,以及其間的社會角色,而產生不同的價值認知,進而影響人的行為與思想。

生活在後現代的社會條件與發展階段的人們,對於金錢的需求或許不再那麼重要,而累積每一個小確幸所取得到幸福感,其實也是另一種在最小的努力下滿足最大慾望的經濟計算方式之一,有何不可呢?

這是一門反身性的學科,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康納曼與倫敦經濟學院萊亞德等人倡議,著重在批判與反省物質競爭下的幸福快樂可否持續,早期經濟學對幸福的研究,最早起於穆勒將功利的概念導入經濟學,將效用解釋成對快樂的滿足程度,經杰文斯、埃奇沃斯、馬歇爾等人在十九世的苦樂計算,二十世紀伊斯特林的幸福悖論等,目前學術上的研究著重在於幸福指標的建構、影響幸福感的因素等研究。

責任編輯:盧妍竹
審校:張惠博
資料來源
  • 原標題:新時代的幸福–小確幸
  • 科技部補助「學習在雲端——揭開科學與科技的神秘面紗」計畫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