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涎」之美:東方美人茶與小綠葉蟬
103/01/09
瀏覽次數
28923
石正人|
國立臺灣大學昆蟲學系
「東方美人」只聞其名不見其人,到底「她」是哪裡來的呢?
東方美人的身世
相傳百餘年前的台灣,茶農沒有農藥可以使用,茶葉常受到小綠葉蟬(Jacobiasca Formosan)叮咬,受害葉片蜷曲呈現紅色,像被火燒過似的。客家人稱這種被咬過、沒賣相的茶葉為「著涎」或是「著炎」。有位茶農不甘損失,把這種沒賣相的茶,經過烘培後拿去賣,沒想到這種次等茶葉泡出來的味道,相當濃郁還帶有果香味,獲得高價收購;茶農回鄉後,跟村裡的人提及此事,但卻都沒有人相信,說他在吹牛,被指為「膨風」(閩南語/客家語:意指「誇張不實」之意)。從此,膨風茶之名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之後,這茶獲得了英國商行青睞,以高價收購後獻給英國女皇。女皇品茶後,對於獨特茶香讚嘆不已,又欣賞其外貌鮮艷可愛,茶葉沖泡後,漂浮於杯中猶如美人漫舞,因為產地位於東方福爾摩莎,故女王為其命名為「東方美人茶」。
小綠葉蟬、東方美人和白斑獵蛛的三角關係
小綠葉蟬在分類上,屬半翅目(Hemiptera)的昆蟲,俗稱浮塵子,是一種不受歡迎的害蟲,台灣的農民也稱他們為「跳仔」。小綠葉蟬有很多種,會危害不同的植物,牠們喜歡躲在葉片背部,特別喜歡取食嫩葉。取食時,以刺吸式口器刺入植物維管束,吸取養分。受到取食的植物葉片會停止生長,產生片片的紅褐色斑。
在茶園中,受到茶小綠葉蟬取食過的茶芽及葉片邊緣,會產生皺縮並且往內蜷曲,嚴重時葉芽脫落,茶葉無法收成。所以,在生產綠茶的茶田中,茶農都把小綠葉蟬視為頭號通緝份子,恨不得他們最好通通消失。
有趣的是,這個綠茶園的通緝犯,在紅茶的茶農眼中,竟然成為嬌客!原來,當茶小綠葉蟬吸食紅茶的茶葉時,會啟動植物的防禦反應,合成單?類及醇類物質,散發出花果蜜香。另外,這個香味還會引來茶小綠葉蟬的天敵——白斑獵蛛(Evarcha Albaria)前來幫忙吃掉作亂的小綠葉蟬,一來控制了茶小綠葉蟬的數量與危害程度,二來調控東方美人茶著涎程度,讓茶葉散發出剛剛好的花果蜜香,不僅茶葉中的胺基酸成分提高,茶葉的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
研究指出,當植物受到病菌或是昆蟲攻擊時,會合成抗蟲或是抗菌物質進行自我保護,這現象即稱為直接防禦。目前,許多的科學團隊正努力研究,利用植物的防禦反應作為防治病蟲的方法,期望藉此達到農藥減量、同時兼顧產量的目標,這也正是永續農業未來需要努力的方向之一。
責任編輯:蔡美瑛 | 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
資料來源
- 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實作計畫─以農學、環保、應用科學、數位學習和藝術領域為例」執行團隊
- 原標題:著涎的美味–東方美人茶與小綠葉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