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端午節談昆蟲(三):昆蟲學家過端午

104/11/20 瀏覽次數 4006
一個昆蟲學家過端午節,坐看龍舟,口啖粽子,沐浴蘭菽,門飾艾蒲。一個民俗節日,除了與生物多樣性的議題關聯,常民生活的傳統知識與民族生物資源亦值得探討,多少生物多樣性的人文價值來自生物的啟發?多少現代專利是古人的啟示?這個有趣的自然與人文領域,需要更多人投入。

端午節相關人物介紹

端午節的由來傳說不一,其中人物更是不勝枚舉,在歷史上有屈原、黃巢、唐玄宗、孟嘗君、田嬰等相關人物。傳說中與端午節有關的民間故事,還有白蛇傳的許仙,而與昆蟲有關的端午節故事中,卻有寡婦依嫩與其養子岩洪窩,這是怎麼回事?相傳依嫩在農作時撿回來的一隻出土的蟬,變成蟬面人身的岩洪窩,在端午節龍舟賽贏得美人歸,當上駙馬爺。詳情請見端午節談昆蟲(2)

端午節五月五,怎麼叫端午?又怎麼掛菖蒲

端午節別名有端陽節、端五節、重五節、五月武、五月節、五月五,端節,菖節、蒲節、蒲午,夏節、午日節、天中節、天長節、地臘節、詩人節、浴蘭節、女兒節、謝蠶神。據說唐玄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為避「五」字之諱,下令把「五」改成「午」。由於這一天民間有門上掛菖蒲、艾葉之俗,又稱菖節,蒲節。由端午節約有二十個別名,可見其文化多樣性及風俗與傳說的多樣,但是其核心主要是季節交換,易起瘟疫,加上高溫,疾病更容易傳染。天熱氣燥,若飲食不宜,保存不當,也易生病。艾草為除病用天然藥材,也取其避邪驅魔除病的作用,掛菖蒲也有其作用。
 
季節變遷設節慶,啟動環境教育活動

端午節傳統習俗中,除了吃粽子之外,台灣人用羊帶來(一種植物名)、(香)茅草及艾草沐浴洗臉,作者在台灣中部大甲成長過程都是如此。當日中午大家在立蛋的時候,大甲鎮居民會到傳說當年鄭成功拔劍插地而成的鐵砧山的劍井,看浮劍,取飲午時水,相傳可避免瘴疫,可治百病。這些節慶活動告訴我們,一年中這一天的中午時段很特別,將有特別的事情會發生。因時節的變化,提醒大家要多注意環境衛生及個人衛生。

端午時值農曆五月,正是仲夏疫厲流行的季節,俗稱「惡月」。所以《夏小正》上說:「(五月)蓄蘭,菽糜」(蓄:積、聚。菽:採集。糜:蓄糜)。《大戴禮》上說:「蓄蘭,為沐浴也」。沐浴的目的在於清潔,以袪除毒氣,這是針對五月這個惡月,民眾採取的積極預防的措施,好比政府頒布衛生政策。彩萬志(1998)書中提到端午節又稱「浴蘭節」,當然此處所提的蘭是否為現今所理解的蘭花?或是指菖蒲? 在這期間的一切行事,也以安息靜養為原則。

以昆蟲為主體的端午節故事

彩萬志 (1998) 認為端午節為夏季第一大節日,主要以試嚐新穀來慶祝豐收。此時,在南方,春蠶已經結繭,早稻已收。經過辛苦的養蠶月,一方面感謝蠶神,一方面稻或麥收成之後,確實需要修整倉庫、農舍以便秋收冬藏,與米食有關。
 
 
再者端午節又是盛夏的開端,與夏天有關的昆蟲,印象是以蟬鳴為主,更多昆蟲與端午節有關昆蟲又少為人知的文化,一一介紹如下。

吃櫻桃桑椹,全年不會誤食蒼蠅

根據網路資料「河北省北平忌端午節打井水,往往於節前預汲,據說是為了避井毒。」,街上小販也於端午節兜售櫻桃桑椹,據說端午節吃了櫻桃桑椹,可全年不誤食蒼蠅。另外,彩萬志的昆蟲節日也說,農曆十月 「吃紅飯,送蒼蠅」的習俗,據說蒼蠅吃了這頓紅飯便會發痴,不再擾人。」

蒼蠅一直以來被認為是人類的騷擾性害蟲,但是蒼蠅也可以當作有益昆蟲。例如,蒼蠅可協助分解廚餘、充為高蛋白食物、供作飼料添加物、擔任醫療工作,有蛆療法治療傷口潰爛在自然界生態過程更是動、植物死亡後的有機體分解者等。

春蠶端月唯不惡,喜化蛹慶豐收

彩萬志(1998)「… 在南方,春蠶已經結繭 …經過異常辛苦的蠶月」,在春天忙完農事等待豐收,收成之後,確實需要慶祝一下。因此看來,只有栽桑養蠶的人家,在端午節歡樂的慶祝春蠶大量吐絲、結繭、化蛹。
另外,以悲觀的角度發想,如果氣候異常,也許夏季早到,蠶未化蛹,桑又不足,導致未收成就遇到氣候災害。遇到收成不好時,那麼,這個端午節可能不是慶豐收,而是盤整檢討,為下一輪順利蠶桑生產,祈求上蒼的幫助。

栽桑養蠶一直是中國重要的農業重心,也是生計所繫,與蠶桑有關的節慶,原本就是彩萬志在《中國昆蟲節日文化》一書所強調的,節慶文化所關心的農事活動中心。而這些也都是農業生產過程中植物保護的重要環節,亦即現代植物醫學所關心的主題。

同為鱗翅目,螟蟲也來湊惡日

如果五月五日只是惡月最甚的一日,五月二日是彩萬志(1998)中國昆蟲節日文化的第45個故事<迎木龍>,這也是與昆蟲相關的節日,簡單附記如下:「廣東德慶高良諸村的村民們在每年農曆五月初二要『刻木為龍,鱗爪華具。....唱龍船歌,賽龍母神,謂可驅螟。』」作者按,廣東稻作主要害蟲應以螟蟲為甚,故設節慶,集眾人之氣而祈求上天庇佑免災。二化螟及三化螟都曾經是台灣水稻重要害蟲,近來又有局部發生嚴重危害,幸好現代農業,植物醫學科技,可以有效控制,但是需要藉由古老節日當作農業物候,注意防災的農情警報,提醒這個害蟲的預警。(本文由科技部補助?百變昆蟲族?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楊正澤|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
審校:林鶯熹|元培醫事科技大學醫學檢驗生物技術系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