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濕地、農業與生物多樣性:臺灣埤圳功能的歷史考察

103/05/07 瀏覽次數 17792
埤圳簡史

埤圳是一種水利設施的名稱,埤(陂、塘)是蓄水池,圳是水路。清代《諸羅縣志》記載:「凡築堤瀦水灌田,謂之陂……不用築堤,疏鑿溪泉引以灌田,謂之圳。」

臺灣地屬稻作文化區,水稻是主要的糧食作物,因此埤圳開發的成功與否攸關稻米收成的豐欠,不僅影響民食,甚至影響國力。從鄭氏以來的漢人移民就視埤圳開發是土地拓墾的必要過程。

清代大量漢人移入臺灣,農業高度發展,埤圳開發也呈現空前的高潮,有一千餘處,學者甚至把這時期的埤圳開發視為「臺灣農業史上的第1次革命」。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確立了「農業臺灣」的產業方針,水利支配無疑是發展農業最重要的基準。為有效掌握水資源,公共埤圳、官設埤圳、水利組合等法令先後施行,桃園大圳、嘉南大圳也相繼興建,建立了近代臺灣的水利事業體系。

戰後,臺灣人口快速增加,以1950年的人口來估算,如只為養活新增的人口,每年就必須增加5萬公噸稻米。為了增加糧食生產,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大肆興修水利以擴大灌溉面積,成為戰後農業發展的重要政策,石門水庫、曾文水庫等大型水利工程也陸續興建。

功能開始轉變

埤圳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灌溉,不論是清代的瑠公圳、八堡圳、曹公圳,日治時期的嘉南大圳、桃園大圳,或戰後的石門水庫和曾文水庫,最初興建的目的都是為了灌溉。

用埤圳來灌溉的觀念到日治時期開始轉變,源起於臺灣常因颱風而有水災發生,總督府因而進行灌溉排水調查及農田排水改善工程,讓耕地受水災的衝擊減至最小。當時依農作物的耐浸情形而訂定「3日排水」標準,即連續3日的最大降雨在3日內排除,這標準至戰後仍持續沿用。以蘭陽平原來說,多雨又沿海,地勢低漥,1920年代起,總督府在這區域進行防止海潮侵入、防止河川氾濫、排水改善等工程,完工後,不但減少了區域內水患的發生,耕地面積和稻米產量也因而增加。

近年來,臺灣每逢豪雨必淹大水,政府投入大筆經費治水,但效果有限。不少地區逐漸恢復舊有埤圳,使其扮演滯洪池的角色,如高雄市本和里、寶珠溝地區,成效不錯。

魚塭變耕田

埤圳的灌溉功能使得臺灣的耕地旱田水田化,但有很多土地的土性不適合農作,例如西南部的看天田及鹽分地只能當作魚塭、墓地。1920年代,八田與一在規劃嘉南大圳時,想利用嘉南大圳的灌排體系從事嘉南平原的土地改良。他設計重複的灌溉排水洗去土地中的鹽分,再配合築堤防洪、開溝排水、種植防風林防砂、去除石礫等措施改良土地,原本只能做為養魚池的鹽分地因此可以種植作物,甚至可以種植蓬萊米。

鹽分地改良的結果除直接影響農業生產外,也間接改變了一些人文環境。例如,勞力工資上漲,過去沿海地區的居民由於土地不利耕作,大多外出他地工作,外出勞動人口增加,使勞力工資偏低。但土地改良後,沿海居民回鄉從事農耕,勞力人口減少,相對地使工資上漲。

其次,過去沿海地區以甘藷為主食,碾米廠的生意有限,土地改良後米成為主食之一,碾米廠的運作因而較過去熱絡。再者,嘉南大圳通水和防風林的種植使得砂塵逐漸減少,對於防止眼睛和呼吸道疾病有一定的助益,排水路的排水功用使積水區域的積水排除,病媒蚊蟲不易滋生,傳染病也不易發生。

名勝與風水寶地

傳統的埤圳常賦有風景名勝的意象,如位在高雄市的蓮池潭,原本是用來灌溉,後來卻變成文人雅士觀賞遊憩的地點,且留下不少吟詠的文學作品,如清代陳文達的〈蓮潭夜月〉。不但如此,蓮池潭甚至成為風水寶地。清代鳳山縣的孔廟就建在蓮池潭旁,縣學教諭吳玉麟認為鳳山縣文風鼎盛,是得之於蓮池潭的風水好。

埤圳做為風景名勝,愈到後來愈為顯著。1920年代,虎頭埤已名列「八景十二勝」之一,1930年代,嘉南大圳及珊瑚潭已在《臺灣案內》(即導覽手冊)的「名勝舊跡」名單中。戰後,隨著經濟發展,觀光休閒活動興起,加上農業經濟萎縮,迫使埤圳轉型發展觀光,觀光旅遊變成今日水庫五大功能之一。

水利變水力

發電事業在晚清劉銘傳時期就準備進行,但沒有實現。1905年,龜山發電所利用南勢溪水力發電後,日治時期又興建了29處水力發電所,總計30處中有21處是利用攔水壩及河川落差所興建的水力發電,把傳統的「水利」轉變到「水力」。然而傳統的埤圳並無法提供水力發電的水力,必須直接取之於更上游的河川。

日治時期的電氣事業原是水利事業的附帶事業,如南部二層行溪(今二仁溪)埤圳工程就附有電氣事業。戰後,隨著農業衰退,農業用水不斷被要求釋出,各水利機構為維持水利事業持續經營,不斷賦予區域內埤圳設施新的功能。例如,烏山頭水庫除了具灌溉、防洪的功能外,陸續開放觀光資源,更積極開發水力發電,興建烏山頭水庫水力發電廠。

三生兼顧

隨著環保意識的高漲,已開發國家對於水利建設的要求是以經營完整生態系為目標,期能符合生態保育及生物多樣性目的,創造水利在生產、生活、生態三生的多樣化功能。

戰後,水利開發基本上是因循日治時期的基調,但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工業化及都市化的衝擊,傳統的水利觀念逐漸被揚棄,灌溉不再是水利最重要的功能,民生用水、工業用水的價值都高於農業用水,舊有埤圳逐漸被遺棄及遺忘。然而日益覺醒的環保意識,反對興建大規模水利工程(反水庫)的力量形成,對水的利用又回歸到舊有埤圳,但觀念已轉變到永續經營,功能則希望埤圳能活化,並創造三生用水的價值。

臺南市官田區的番子田埤、葫蘆埤是三生用水的成功案例。當地最有名的物產是菱角,其灌溉水源是番子田埤及烏山頭幹線的滲漏水。由於種菱角的水要不斷地流動,使水中的氧氣通暢,以免水中的昆蟲與微生物把氧氣耗盡,使菱角產生臭味,因此不但灌溉用水量很高,需大量蓄水,且要避免汙水流入田中。

由於有菱角田特殊水域生態的存在,因此保留了臺灣瀕危水鳥─水雉─的生存空間。目前分布在臺南的水雉約五、六百隻,其中最大而穩定的族群就在官田的菱角田中棲息和覓食。水雉並不吃菱角,而是吃田中的水生昆蟲,水雉特有的長趾腳正好可以踏在浮在水面上的菱角葉行走,使得官田的菱角田成為水雉可以存活的唯一區域。嘉南農田水利會為配合生態保育,也無償提供灌溉水給這近2公頃的水雉保護區。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