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台灣大學院校的國際定位,世界百大排名的意義?

106/02/07 瀏覽次數 1753
 
2016年底有教授倡議讓台大和中研院合併,馬上就能進入世界大學排名百大。我有點不解,為什麼?後來想到,大概是如果這兩個學術單位合併,SCI、SSCI等論文總量就能馬上進入世界排名百大內。雖然有不少反對聲音說這兩個學術單位合併並不可行,但問題是:為什麼我們台灣非得要追求讓大學進入世界排名百大內?我相信和我一樣不解的人應該不少。但是台灣這項高教政策已經有十多年了,大家都知道過去十年的五年五百億政策,結果呢?台大仍然沒在世界排名百大內,反而產生了許多國際性的學術醜聞。

我還有另一個不解之處在於:為什麼SCI、SSCI等論文總量(也許再加上其他量化指標,如諾貝爾獎得主人數、各種獎項得主、院士人數等)就能決定世界排名?台灣又為什麼要追求在這種量的模型下的世界大學排名?又為什麼一定要一百名內?台灣有大學進入一百名內又代表什麼意義?世界各國的學生就會選擇到台灣來讀大學嗎?
 
台灣的大學「應該有」的位置?
 
如果要以量為指標,也應該先針對國家總體實力來設計量化模型,並據以決定世界頂尖大學的數量,再來看看台灣「應該有」的位置。第一個模型是:假設全世界人類的聰明才智都很平均,每一千萬人可以培養出一所頂尖大學,頂尖大學的分布也與世界人口的分布一致。如此,現今全世界有75億人,因此原則上應該有750所頂尖大學。台灣有2,350萬人,理論上應該有2~3所頂尖大學。

現在除了世界百大之外,也有前五百名的排名名單,也就是前述假設的2/3。根據一些名單顯示,台灣大概有7~8所進入前五百名的排名內,這意味著什麼?台灣每300萬人就能培養出一所頂尖大學,遠高於前述的假設條件。這表示台灣比其他國家先進嗎?大概我們良心很難接受這樣的榮耀吧?根據這個模型,只要有2~3所進入世界大學750名內,台灣就在世界的平均值內。不過,台灣大概沒有人會接受這樣一個人類平均發展的理想模型。

考慮第二個模型。同樣假設每一千萬人可以培養出一所頂尖大學,但因為世界各國發展十分不均衡,只有「先進國家」才能培養出頂尖大學。那麼根據大部分人認知的先進國家的人口數,全世界大概會有多少頂尖大學?我們可以計算一下:

美國(約3億2千5百萬人),分配33所頂尖大學。日本(約1億2千萬人),12所。德國(約8千萬人),8所。英國(約6千5百萬人),7所。法國(約6千5百萬人),7所。義大利(約6千萬人),6所。俄羅斯(約1億4千萬人),14所。韓國(約5千萬人),5所。西班牙(約4千6百萬人),5所。加拿大(約3千6百萬人),4所。澳洲(約2千4百萬人),3所。荷蘭(約1千6百萬人),2所。

還有瑞典、比利時、瑞士、以色列、丹麥、芬蘭、挪威、紐西蘭、奧地利、香港、新加坡、葡萄牙等人口在五百萬以上到一千萬出頭的國家,都分配1所。以上總和共118所。假定台灣可以和這些國家比肩,台灣應該在120所頂尖大學中占有至少2所才對?

可是,這有很大的問題。上述漏掉了很多中東歐國家如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希臘、烏克蘭、白俄羅斯……這些國家的發展又如何?如果各分配一所給它們,算進去,頂尖大學總數大概就達130~140左右。

不過仍有問題,我們漏掉了不少人口大國,如中國(約13億8千萬人)、印度(約13億3千萬人)、巴西(2億人)、巴基斯坦(1億9千5百萬人)、印尼(2億6千萬人)和還有很多非洲國家。我們可能覺得這些人口大國不算「先進國家」,但是中國、印度、巴西在世界大學排名內是榜上有名的吧?也應該占有一席之地吧?例如打成一折吧?中國(14所)、印度(13所)、巴西(2所)……再加上去,籠統一點,全世界約200所頂尖大學,而台灣「理論上」應該占有兩所。

台灣目前的現況其實頗接近這個模型。當然,這個模型還是很有問題,因為它不太合我們實際的認知。美國會只占33所嗎?英國、法、德分別只有6、6、8所嗎?這些學術大國根據「每一千萬人口培養一所頂尖大學」的假設來估算合理嗎?

考慮第三個模型。讓我們把一些歐美先進國家加權,並做出如下模型(當然,應該把哪些國家加權會有爭議,但考慮各國的科技實力、國力、諾貝爾獎得主人數等一般印象):

美國,66所頂尖大學。日本,24所。德國,16所。英國,14所。法國,14所。義大利,12所。俄羅斯,14所。韓國,5所。加拿大,8所。西班牙,5所。澳洲,5所。荷蘭,4所。中國14所。印度13所。巴西2所。還有瑞典、比利時、瑞士、以色列、丹麥、芬蘭、挪威、紐西蘭、奧地利、香港、新加坡、葡萄牙等各2所,再加上中東歐國家等都分配1所。如此全世界約莫有280~300所頂尖大學,再假定台灣可以和這些國家比肩,台灣應該在300所頂尖大學中占有2~3所。

台灣的現況也相當吻合這個模型:在世界前300名內,台灣占有2~3所是合理的。

根據上述討論,我認為第三個模型得到的結論其實是台灣「應有」的正常狀態,也是一個合理的狀態。因為,讓我們捫心自問:如果不自我膨脹,台灣的學術(自然、理工、社會、人文)成果對世界的貢獻度能否與西歐先進國家比肩?如果說約莫相當於其他中東歐國家(好比匈牙利?捷克?),是否算低估台灣?

如果是這樣:我們為什麼非得用「錢」和「論文量」堆砌出「世界排名百大」這樣的虛名?世界排名百大意味著我們能與美德英法等並列,甚至可以超越荷蘭、瑞典、比利時、芬蘭、瑞士這些國家的發展狀態,但我們真能問心無愧嗎?
 
歷史累積的學術實質影響力
 
讓我們考慮第四種「質」而非「量」的模型。大學排名是從它的學術影響力來看,這個「影響力」也不是看所謂的「衝擊指數(IF)」,而是我們在學術教學時,會使用的思想、觀念、技術、論文、專書、教科書……以哈佛、牛津、劍橋、MIT這些大家公認的世界頂尖大學為範例,它們提供了這些教學研究的主要資源,這種真正的、實質的影響力,是怎麼產生或形成的?我個人認為這需要「歷史」的累積。

台灣目前的大學,即使以台大來說,都還太年輕了。因此,就算台灣的大學能在短期內衝出論文數量,那又如何?能夠在全世界形成「百大」內的形象嗎?如果問世界各地的學生:在所有入學條件(學費、語言、生活適應等)都相同的狀況下,針對相同的學系,你會選擇進入哪一所大學?哈佛或台大?牛津或台大?海德堡大學或台大?東京大學或台大?如此等等。這樣的問題如果做問卷調查和統計,也可以構成一種「大學排名」,也就是學生入學優先選擇的排名。

如果追求實質影響力,我們應該如何做?讓我們踏實地研究、教學,培養更優秀的下一代,透過成果的累積讓台灣的學術可以產生世界性的影響?─?但這需要時間、需要持續不斷地長期努力,尤其需要「風氣」的養成。過去「衝排名」政策已經誤導台灣的大學走向一條錯誤的道路,形成一股敗壞的風氣。

我的建議是:放棄進入世界大學排名百大的迷思吧!甚至放棄媒體的世界大學排行榜的迷思,改用國力綜合指標來評量我們自己大學在全世界中應有的位置,例如上述第三個模型。當然,世界各國應該努力朝第二模型,甚至第一模型前進,這才是整體人類應走的路。
資料來源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