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養殖:臺灣鯛的崛起
94/01/07
瀏覽次數
14005
徐雅各|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企劃資訊組
小兵立大功
吳郭魚(臺灣鯛)屬於慈鯛科(Cichlidae),英文名:Tilapia,是一種不起眼的小型魚種,原產於非洲熱帶地區,目前主要分布在熱帶與亞熱帶地區的淡水水域。關於牠的傳說卻不少,類似吳郭魚的魚,最早出現在西元前二千五百年埃及金字塔的壁畫中;據說聖經中耶穌用來餵飽信眾所用的魚就是吳郭魚,因此,吳郭魚又稱為「聖彼得的魚」。
或許這樣對吳郭魚起源的敘述仍有爭議,但吳郭魚目前已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水產養殖魚,卻是不爭的事實,有九十個以上的國家養殖吳郭魚,普及率僅次於鯉科魚類。同時,在美國也是僅次於蝦類與鮭魚的第三大輸入水產品。
事實上,吳郭魚的基因變異性很大,對環境的適應力極強,能在惡劣的環境中存活很久,又容易繁殖。近代,聯合國農糧組織在協助未開發國家發展糧食計畫中,有關增進動物蛋白質方面,常以教導當地村民養殖吳郭魚為主,而非發展飼養在陸地上的家畜與家禽。
因為,吳郭魚是屬於雜食性的魚類(偏向植物性),以水中浮游生物為食即可,粗放式吳郭魚養殖,成本非常低且不需很好的技術與管理,就能有極高的活存率。牠成長快,魚苗來源不虞匱乏,儘管在養殖技術發達的國家中,吳郭魚已採取高效率與高密度的養殖,但對落後地區缺乏資金與技術的國家而言,吳郭魚仍是非常適宜的養殖魚種。
吳郭魚的引進
據說,民國三十三年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人曾由馬來西亞引進吳郭魚到臺灣,或許因為戰亂緣故,並未有養殖成功的記載。
直到民國三十五年四月二十二日,也就是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後,兩位臺籍日本兵吳振輝與郭啟彰先生由新加坡被遣返,他們隨身攜帶了16尾吳郭魚,一路辛苦地在五月二日抵達高雄後,僅剩8尾雌魚與5尾雄魚。這些魚到七月底第一次產卵後,共產出1,526尾幼苗,兩年後,這種魚正式被命名為「吳郭魚」。隔年,育成的幼魚已達數百萬尾,但在一次洪水氾濫下,池水橫溢,自此,吳郭魚開始遍布南臺灣的大小溪流。
在吳先生的回憶中,他描述帶回吳郭魚的動機是,這種魚的幼魚是在母魚口內孵出,受母魚照顧,又愛吃蚊子的幼蟲,可以幫助抑制當時盛行的瘧疾。此外,他們也認為吳郭魚的好處是繁殖力強、成長快、水淺也可放養,容易照顧,適合臺灣養殖。
事實上,引進後的吳郭魚在養殖、生產與市場消費上,遭受相當程度的挫折與排斥,當時的人們對這種黑裡帶紅,非鯽非魚代(又稱南洋鯽仔或南洋魚代仔)的小魚並不感興趣。更糟的是,來自其他業者的謠言中傷,說吳郭魚沒血且有毒,食之令人骨蛀,使得郭先生在推廣吳郭魚養殖時備嘗艱苦。吳郭魚引進後的初期發展,雖然不如預期的成功與受歡迎,但依然默默地擴展地盤,並更加適應臺灣的環境。
吳郭魚養殖的推廣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臺灣也遭受盟軍的轟炸,戰爭結束後,臺灣的民生物資缺乏,經濟活動不振。民國四十年,臺灣省農林廳水產試驗所(現今隸屬農業委員會,簡稱水試所)在雲林縣與新竹縣,成功地完成吳郭魚稻田養殖試驗。為滿足當時對水產品的需求與增加農民的收益,在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現今的農委會)協助下,由臺灣省農林廳的漁業管理處(現在的農委會漁業署)與水試所,於民國四十一年起合作進行為期兩年大規模的吳郭魚稻田養殖推廣。
在全省16縣市中,民國四十一年所設定的吳郭魚稻田養殖面積是3,438公頃,四十二年更增加到8,400公頃。每公頃稻田放養八千尾吳郭魚魚苗,所需魚苗由政府免費配給。四十一年由水試所配發二千一百多萬尾的魚苗,四十二年除水試所提供一千多萬尾魚苗外,各縣市也自行繁殖約六千萬尾魚苗。此外,為保持穩定的魚苗供應,在水試所內設置8個越冬池,也在彰化以北地區分別設立42個越冬池。
為確保這項計畫的成功,除出版各類技術手冊外,也經常舉辦講習與研習會,並在各縣農會、漁會與鄉鎮公所中,指派技術人員提供養殖技術與疾病災害防治等的指導。這項推廣工作也列為養殖增產競賽的重要項目,各鄉鎮必須按月依實際需要與配到尾數列表呈報,各級推廣人員也視成果給予獎懲。
這項吳郭魚養殖推廣計畫,是臺灣水產養殖發展的創舉,結合了漁政單位與試驗所、鄉鎮公所、民間繁殖場與農民的力量。雖然結果未如預期好,但吳郭魚養殖的產量在短短兩年中,由不顯著躍升到六千多公噸,僅次於鹹水虱目魚養殖。至此,吳郭魚成為臺灣的傳統養殖魚種,也成為當時主要消費魚種。最重要的是,這項推廣計畫,使臺灣水產養殖技術能廣泛地散布並深植民間,對後來的水產養殖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吳郭魚養殖的成長期
民國四十二年至六十一年間,吳郭魚的養殖雖由稻田養殖改為生產力較高的混養型態,但產量增加卻非常緩慢,經二十年的發展,產量才增至一萬零七百多公噸,主要是由於市場的消費習性與生產技術的問題,而造成吳郭魚養殖發展的瓶頸。
當臺灣經濟獲得改善,人民所得提高後,人們有更多的選擇機會,而這時草鰱魚與鯉魚等淡水魚,在種苗大量培育上已不成問題,因此體型相對較小的吳郭魚,便無法與這些魚種競爭,使得牠不再受到青睞。由於吳郭魚不耐低溫,雌魚早熟且繁殖力強,魚池中很快就充滿小吳郭魚。在傳統的間捕下,魚體漸趨小型化,吳郭魚養殖漁民所關心的不是魚苗來源,而是魚苗的品質,以及如何生產體型較大的吳郭魚。
為了突破吳郭魚發展的障礙,政府與業者開始進行一連串的研究,水試所由不同的國家引進不同的吳郭魚品種,進行育種改良。首先,由南非引進耐寒的吉利吳郭魚、由日本引進大體型又耐低溫的尼羅吳郭魚、由以色列及哥斯達黎加引進可進行單性養殖的歐利亞與賀諾魯吳郭魚、由南非引進黑邊吳郭魚、由沙烏地阿拉伯引進耐高鹽度的史比魯拉吳郭魚及泰國的基因雄魚,不同吳郭魚種的引進有其育種上不同的目的。雖然有些育種結果不如預期,但臺灣吳郭魚的育種研究確實有相當好的成果。
在這一系列的試驗中,吳郭魚的育種有了幾項重要的突破,例如新品種「福壽魚」的產生、單雄性子代的培育與紅色吳郭魚的改良。「福壽魚」是由雄性尼羅吳郭魚與雌性在來種吳郭魚所產生的新品種吳郭魚,這種新品系吳郭魚兼具父系與母系的優點,成長快體型大,頗受養殖業者的歡迎,也可滿足市場的需求。此外,這魚種也有能力產生子代,可進行進一步的改良。這種雜交魚種已完全取代在來種吳郭魚的養殖,「福壽魚」不僅贏得養殖業者的信賴,也重新贏回市場的信心。
不過,「福壽魚」雖有較佳的成長速度與體型,但在養殖過程中,也同樣會造成魚池中小魚過多的問題。此外,雌性吳郭魚因早熟與多生的關係,體型遠小於雄魚,使得以放養雄性吳郭魚為主的觀念逐漸形成。其中有的以混養其他魚種來消除過多的小魚,有的以人工方式挑選雄魚來放養,也有用荷爾蒙把雌性魚轉換成外顯性雄魚的,但效果都不甚理想。由於國外已有利用不同吳郭魚種產生全雄性子代的報導,臺灣也藉由引進吳郭魚進行研究的同時,成功建立單雄性吳郭魚子代的繁殖技術。
民國五十七年臺灣已有變種的紅色吳郭魚出現,魚體呈現紅色並夾雜黑色邊點,其形質與生態都類似在來種吳郭魚。郭河先生認為這變種吳郭魚的紅色外表(雜有黑斑),有利於市場的行銷,因此加以保種,做更進一步的改良。直至民國六十四年,紅色吳郭魚的體型改良始有重大突破,並一度以姬鯛為名把種苗外銷日本。紅色吳郭魚的改良也依循一般吳郭魚的育種方式改良,現今已可大量培育體色全紅的吳郭魚。
育種改良除了給予吳郭魚一個全新的面貌外,單雄性養殖技術與飼料的開發,使集約式的吳郭魚養殖得以發展,並使產量大幅提升。從民國六十二年至七十三年間,吳郭魚產量快速增加到五萬三千公噸。
然而,生產力的提升卻為吳郭魚養殖產業帶來嚴重的災難。臺灣因經濟發展造成國民所得大幅提高,民眾對水產品的消費嗜好,也由淡水魚轉向海水魚類。此外,臺灣水產品市場魚獲種類繁多,替代性高,吳郭魚的肉質軟,又具有土味,相形之下,更是不受消費者的歡迎。面對市場需求的減少,導致吳郭魚產量過剩,價格暴跌,民國七十九年與八十年間,大型吳郭魚每公斤跌到僅值26元,造成養殖漁民血本無歸。為避免造成產業危機,在政府的輔導下,採取多項措施,並大力促銷以提高國內的消費。
臺灣鯛的國際市場
要擺脫產量過剩問題,除養殖漁民改養其他魚種以降低產量外,產業界所能寄望的是拓展海外消費市場。然而,水產品在運輸過程的儲存與保鮮問題遠比農產品複雜,成本也更高。民國六十五年,在水試所的指導下,業者首次試銷冷凍吳郭魚至日本市場,因成本過高而失敗。一直到民國七十二年,業者才開始建立外銷,並以中東地區為主。當時外銷數量不多,僅有數千公噸,直到民國七十九與八十年間吳郭魚價格大跌後,才開始加速外銷。
就在臺灣吳郭魚陷入困境之時,吳郭魚的好處,如:容易養、魚苗取得容易與成本低等,漸被更多世人所肯定,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吳郭魚養殖的行列。民國八十年,全世界吳郭魚養殖產量是四十萬公噸,到民國九十年時,產量增至一百四十萬公噸,甚至,連美國這富裕的國家,在民國七十八到八十七年這十年間,也從僅有的五十公噸,增加到八千多公噸。亞洲是吳郭魚養殖產量最多的地方,在吳郭魚原產地的非洲產量反而不多,不過近年來,埃及在全力發展吳郭魚養殖下,也由民國八十七年的五萬多公噸增加到九十年的十五萬公噸。
改良後的吳郭魚有較大的體型與適切的外表,不僅改變了人們對牠的印象,也可製成生魚片取代其他的高價魚產品,例如以潮鯛品名出口到日本的吳郭魚片。
由於低廉的價格,使得全球市場對吳郭魚的需求大為增加。例如,在民國八十一年的時候,美國僅進口了三千多公噸,但到了民國九十一年暴增為六萬七千多公噸,在十年間市場需求大幅提升,吳郭魚也成為美國的第三大進口魚類。民國八十五至九十一年這段期間,臺灣吳郭魚的出口量由每年一萬六千多公噸增加至四萬三千多公噸,成為全球最主要的吳郭魚輸出國家。
建立品牌提升技術
事實上,臺灣吳郭魚的養殖產量並非全球之冠,相較於東南亞等國,氣候也不是非常適合吳郭魚的養殖,如:冬天成長緩慢。此外,臺灣的生產成本又高於鄰近東南亞國家,要在這種不利的條件下仍能保持領先的生產力,並成為美國最大的吳郭魚供應國,實在是過去多年來政府、學界與民間業者共同努力的結果。
儘管吳郭魚歷經改造,已非當年的型態,但在消費巿場中,仍被認定是窮人吃的魚種,無法吸引更多的消費者。近年來,吳郭魚業者成立臺灣鯛策略聯盟,除推動產業整合,以提升臺灣吳郭魚的出口競爭力外,並建立臺灣鯛的品牌,來取代吳郭魚舊有的形象,以拓展消費巿場。雖然,專家們預期未來的吳郭魚需求仍會持續成長,但面對國外競爭力的提升,導致國內養殖業者收益降低的情況下,如何能持續保有領先的技術,應是現階段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