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學第二語言好困難?吳嫻指出關鍵的「統計學習能力」

107/11/07 瀏覽次數 7237

世界上語言繁多,為什麼學母語在一般情況下很簡單,學第二種語言卻是如此困難?什麼樣的特質可能有助於學習新語言?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吳嫻根據其團隊的研究,指出「學習規則的能力」應與學習新語言的表現有關。

不同語言,大腦的學習方法一樣嗎?

目前語言研究的趨勢,是針對不同語言進行比較、分析,而不只是研究單種語言。

例如字形和字音的對應,有一份跨國研究比較了「由淺到深」的語言西班牙文、英文、希伯來文和中文,西班牙文的字形和字音對應單位最小也最規則,每個字母發音很固定;依序到了形音對應單位最大的中文,則是音旁與整字發音有關聯、但在規則之外也常有例外。

請這四種語言的母語人士來閱讀,並記錄他們的大腦活化區域,結果發現四種語言雖然很不一樣,但大腦需要活化的區域是大同小異。

我們一般的印象中認為中文是「像圖畫般」的象形文字,與拼音文字截然不同,但其實各個語言使用者主要都依賴左腦閱讀,右腦也都在閱讀過程中扮演輔助的角色,只是右腦對中文閱讀的輔助更多一些。

 
當前研究以比較各國語言為趨勢,例如:分析不同語言,每個單字發音規則的複雜度。(圖/Pixabay)當前研究以比較各國語言為趨勢,例如:分析不同語言,每個單字發音規則的複雜度。(圖/Pixabay)

 

當字句被打散,大腦會自行喚醒有意義的組合

 

學習語言不只有辨認單字,吳嫻在演講現場讓聽眾體驗「尋找特定字」的實驗,雖然這特定的字其實沒有出現,大家卻會注意到,螢幕上閃現的字詞似乎是有意義的。

 

這是因為在偵測特定字的同時,腦仍會做許多處理;面對完整的句子、由這個句子打散的詞組、或將詞組再打散的字串,即使受試者沒有意識到,和閱讀相關的大腦區域都活化了,而且腦中最活化的區域各不相同,這表示我們過去學習的語言知識都受到激活;過去學習時,已經學會了什麼樣的組合是有意義的,在短暫看到任何字串、詞組或句子時,都會很快把這些意義喚醒。

 

誰比較容易學習新語言?端看個體學習「規則」的能力

 

我們學習母語中的複雜訊息很容易,但為何第二語言的學習如此困難?或許是因為在長久的演化史中,人類多半只需要一套語言,透過不同語言交流是非常晚近的事;因此大腦的演化讓特定區域可以很快學會語言,而且該區域一旦被一個語言佔領後,這個語言的規則就成為準則;後來語言的規則如果和最初設定好的那套規則越不像,這個系統就越難被調整。吳嫻說:「簡單的說,學習語言或許就是學習規則的過程,只是看哪個語言先來佔地為王。」

 

由此可以推論:如果有個人學習規則的能力特別好,是否學另一個語言的成效也比較好?吳嫻團隊和合作的國際學者據此設計了一系列實驗,以不同母語的外籍研究生為對象,測量他們的統計學習能力(即規則學習的能力)與其他認知能力,再比較他們學習中文時的進步程度。


比較高的智商(IQ)會更容易學習新語言嗎?研究顯示,統計學習的能力可能比智商更關鍵。(圖/Pixabay)比較高的智商(IQ)會更容易學習新語言嗎?研究顯示,統計學習的能力可能比智商更關鍵。(圖/Pixabay)

 

結果和預期相同,統計學習能力的確比智商、工作記憶等認知能力更能夠有效預測中文學習進步的程度。比較能夠抓取規則的受試者,似乎能夠更快掌握識讀中文字的要領。

 

進一步的「假字」實驗(不是真正存在的中文字,但請受試者猜發音)則發現,中文母語者和學習中文的外籍人士判斷中文假字發音所用的腦區很類似,而且這些腦區的活化程度也和統計學習能力有關:統計學習能力較強者,需要活化的程度比較低(不必那麼「用力」判斷)。可以說,學習語言的確是學習規則的過程。

 

什麼樣的條件能夠讓第二語學得比較好,是當前相當受到關注的研究議題。吳嫻指出,目前看來是大腦彈性較好的個體,更容易學新語言。另一方面,研究者也有興趣探索同一個人學習母語和外語時如何使用不同腦區,以及哪些因素會影響處理不同語言的難易。

 

【整理|科學人】

資料來源
  • 原標題:中文、英文、外星文?大腦幫你學語文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