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人與機器人互動(一):擬人化

103/04/29 瀏覽次數 7581

對於會四處移動的機器人來說,很簡單的設計,在我們眼中卻常常可以表現出看似很複雜的行為。也就是說,「機器人實際上在做的事」以及「人們眼中看到機器人在做的事」往往是天差地別。機器人學家常常利用這一點,來設計要與人們互動的機器人。這是什麼意思呢?讓我們舉個例子。有機器人學家曾設計過1個會把四散的方塊聚集在一起的車型機器人。它的前端呈梯形形狀,梯形兩腰的位置裝有感應器。它預設的行為很簡單:若在機器人前進過程中,遇到正對兩腰方向一定距離之前有障礙物,則它會轉彎廻避。

如果物體在它正前方,即面對梯形上底的方向,因為這個方向沒有感應器,它在前進時並不會迴避,而是推動物體前進。這樣對於特定方位物體會行迴避行為的機器人,有什麼功能呢?如果我們將一塊場地圍起來,在裡面四處隨意放置一些方塊,再放入這種機器人,就會發現不久之後,原來四散的方塊會變成一堆一堆的,好像機器人在整理方塊一樣。

因為機器人在正前方遇到方塊時,會推著它前進,而如果在推動方塊前進的過程中,左前方出現了另一個方塊,那麼左腰的感應器就會讓機器人右轉,如此一來,原本被機器人推動的那個方塊就被留下,而與左前方的方塊聚集在一起。久而久之,方塊就三五成群變成一堆一堆的。其實這機器人原初的設計,只是簡單的迴避行為,而不是聚集方塊,但是在適當的環境之中,在我們的眼裡,機器人卻好像呈現出複雜,而且看起來像是很聰明的行為。

利用「人們眼中看到機器人在做的事」,對於設計與人互動的機器人十分有幫助。人們常把眼中看到機器人在做的事,看成是有意義的,這就是所謂的擬人化。70年前,心理學家Heider和Simmel所做的實驗,明確地說明了人類的擬人化傾向。他們製作了一段電影短片,片中有一大、一小,兩個三角形和一個圓形,在一個大長方形內外移動。他們讓受試者描述所見影片,結果絕大多數的受試者,都將這些幾何圖形的移動,說成是大三角形在「霸凌」小三角形,而圓形則幫忙小三角形「解圍」,有些受試者甚至描述了這些幾何圖形的個性。

只有極少數的受試者,會用不帶有人類情緒和意圖的語彙,描述影片中只是3個幾何圖形在到處移動。這個實驗以及後續的研究說明了,只要物體的移動速度和方向有變化,即便物體簡單到甚至只是個小點,人們都會把它們看成好像要達成某個目標,就如同是活的一樣。如果物體之間相互接觸或是遠離,人們就更容易用熟悉的社會生活語彙(霸凌、解圍)去描述它們。這就是人類的擬人化特性。

成功地讓沒有意識、沒有感情的機器人,持續地被當作有意圖、有個性的活物看待,可能有助於讓它與人們建立長久的關係。如果機器人有臉部特徵,更會刺激我們的擬人化傾向,因為我們自襁褓以來,就接受了許多臉部形狀的視覺刺激,會覺得有臉部形狀之物就像是人類。在應用上,實驗說明了臉部形狀對機器人的設計相當有用。某實驗將飲食或者健康管理的程式,安裝在不同的硬體裝置上作比較:一個是平常的筆記型電腦,另一個則在螢幕上還加裝個類似人臉、眼睛可動的頭部。實驗發現,受試者與後者的關係較為長久,而成效也比較好。

這說明了人對機器人行為的主動詮釋,對於機器人的設計相當重要。若能利用這一點,即使機器人的實際行為所依賴的設計原則,和人們對它行為的詮釋,兩者之間差距極大,人們往往還是無法避免擬人化的傾向,甚至可能很樂於以這種方式來看待機器人呢!(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電機科技新知與社會風險之溝通」執行團隊撰稿/103年/02月)

責任編輯:楊谷洋|國立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暨科技與社會中心智庫研究團隊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