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科學很美–田園老師繞著台灣推科普

102/08/15 瀏覽次數 12097
「我們能數出一顆蘋果裡有多少粒種子,卻無法數出一粒種子能結出多少顆蘋果。」2004年,田園老師以「Roger科學大魔界」部落格作為推展科教公益活動的聯繫平台,寓教於樂的教學風格吸引無數慕名而來的學生和家長。2009年,他成為「原住民小學科教深耕計畫」的種子老師,持續至今,每年拜訪超過100個學校。「老師,不是職業,而是責任與使命的化身。」田園老師始終把父親說過的這句話,放在心上。
   
 愛上蒸汽火車的男孩   
 
「我父親是學教育的,遷台前,曾在山東當過校長。」田園老師說:「父親對我的教育,很在意我的生活常規,但不約束我腦子裡的想法。無論我想做什麼,父親都不會說『不可以』,只要求我說說為什麼這麼做。」在向父親講述理由的過程中,他也學會了「思考」這件事。「同時,父親也會說出自己的想法,讓我發現人和人之間的差異。一旦發現差異,就有了溝通,有了溝通,人才有改變的可能。」
 
開明的父親,造就一名對生活充滿好奇心的孩子。「我的好奇心在幼稚園時期就顯露出來了。」田園老師笑說:「當時,蒸汽火車會在塔城街轉彎,我念的幼稚園圍牆就在鐵路旁邊。每次只要一聽到蒸汽火車鳴聲大作,我就不顧講台上的老師,跑到教室外,趴在柵欄上,等火車經過!對兒時的我而言,行駛中的蒸汽火車,實在太美、太壯觀了!」田園老師喜歡觀察生活中的所有事物,從端詳、研究、拆解到重組,只為把一個物品了解透徹。而他也從自然課本中認識很多在人類層級以上的事物,包括大自然、天空、宇宙……
    進入板橋高中,是人生的重要轉折點。「板中是台灣有名的科學教育標竿學校,當年就有科學大樓,裡面有化學、物理、生物實驗教室。從高一開始,因為做科展,我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實驗室裡。」那個階段,田園老師不僅有了具體的實驗室經驗,也學到了抽象的科學思維。「人類在科學發展史上,有個最原始的東西叫什麼,就是『動機』跟『提問』。」田園老師感慨地說:「現在大部分的孩子做科展,已把『動機』跟『提問』丟到垃圾桶,還有學生要我幫他想題目。但我想的題目,就是我的問題,不是他想問的問題。」
 
 令人驚奇的教學  
 
如果沒有好奇心,就不可能提問。田園老師非常重視孩子要能學會找到自己的問題。當他24歲那年站上《國語日報》自然科學班教室的講台,就用盡心力去引發孩子的好奇心。於是乎,在田園老師的課堂上,永遠是驚呼連連,充滿疑問句和驚嘆號!「我會用一件看似『神奇』的事件,來引發學生的好奇心。譬如講『電』,就先表演為什麼我不會被電到。之後再用學生聽得懂的語言,告訴他這裡面的知識是什麼。並用現場可以做出來的實驗,讓學生親自去操作、觸碰。」
 
除了生動的教學方式,田園老師上課時往往會把一個主題挖得既深又廣。「我自己每學一樣東西,都會儘量去挖深、觸類旁通。譬如陶瓷,我就想,陶瓷除了一般大家知道的用途,它還可以做什麼?它能作成比鋼還硬的陶瓷刀,還能用來隔熱,而太空梭的隔熱板就是用陶瓷作的。當我去教孩子時,會先設計好這個『連結』的問號,一邊教孩子,一邊丟問號給孩子,盡可能讓他們在短時間內學到所有的相關知識。」
 
最後,具象化也是田園老師的教學特色。「譬如教摩擦力,不需用文字講解什麼是靜摩擦力、什麼是動摩擦力……應該直接把磨刀石、鞋底、梳子、溜冰鞋、輪子的軸承都找來,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具體物品來呈現想要傳達的知識。教育就是要直接把知識和生活結合的東西給學生看。」他進一步解釋:「譬如用一台咖啡機來上課,光是它的製作流程還有運作方式就有一堆基礎知識可以學習。若學生對顆粒有興趣,那就去整理微米、奈米、厘米、毫米等尺寸概念。若是對加溫系統有興趣,就可以來探討電流以及發生熱的過程。」
 
「科學和科技是不一樣的。」田園老師說:「人類知道很多科學基礎理論,譬如我們都知道光束,但是能不能設計跟光束一樣快的交通工具?不行。為什麼?因為裡面有很多東西無法突破。所以說,從科學到科技是一條艱辛的路,有非常多的東西要挑戰,我對這個過程就很感興趣。」而田園老師的教學即具象化地呈現了從科學到科技間的精妙知識,使台下的學生無不聚精會神,並從中獲得一些以往在生活中早就打了很大問號但怎麼都找不到答案的科普知識。
 
 人生的回歸  
 
自從田園老師投入教育工作,就一直希望把知識帶給普羅大眾。除了在《國語日報》自然科學班授課,後來也藉由廣播和電視節目推廣科普知識,最終以公益課程的方式來完成自己的理念。「我的教育思想是越平民化的教育越有價值。今年的『Roger科學大魔界』主題是水母鐵達尼,要教孩子們比重的概念。之所以讓家長和小孩一起上課,是想讓家長體會不一樣的教學方式,希望他們有勇氣去質疑或挑戰制式的教學和考試方式。」
 
而「原住民小學科教深耕計畫」目前已累計到129所學校,田園老師要在一個學期內,一一拜訪這129所學校。「等於是把我多年在都市教育孩子的教學模式帶到山上,和原住民孩子分享。通常一去就是1周,平均1天4所學校,1周18所,所以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山上。」田園老師說:「做這件事,算是我人生的回歸。每次去學校的感動都很平實,尤其是孩子們期待再看到我的眼神。我想,就是這些感動在支撐我。」
 
三十多年來,田園老師戮力於推廣科普知識,除了本身對科學的熱愛,他說,學好科學,還能讓生活更精緻。「不管做什麼事,人生是離不開科普的。就算不把科學當知識看,它也有很多經驗法則。記得小時候看過外婆用細綿繩切魯蛋,乾淨俐落。此即物理學公式:總壓力除以接觸面積等於單位壓力。若用刀子切滷蛋,不但蛋黃和蛋白會分離,蛋黃還會沾黏刀面,很不科學!」再者,科普知識也能強化一個人的邏輯觀念。「邏輯的訓練,會讓一個人的生活更具合理性、安全性。譬如我洗碗都會注意順序,才能有效率地洗完,又不會打破盤子。」
 
最後,田園老師說:「科學還有項很美妙的事情,就是假設。假設前,得先有想像力,科學是很有想像空間的。這個東西一定要這樣嗎?不一定,想一想,還可以怎麼樣?我真的覺得,科學是很美的。」接下來,田園老師將以「繞著地球跑」為名,深入全台偏鄉地區,帶著原住民孩子一起認識圓周運動。我們可以想像的是,這將是一段辛苦,卻很美的旅程。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