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到酸雨,許多民眾可能第一個反應是淋多了會「落髮禿頭」!酸雨是不是真的會導致禿頭,與其相信坊間傳聞,倒不如等待日後有所科學證據;但是,我們應去了解酸雨,以及它對人類健康和社會各個層面的影響。
酸雨是所謂的酸性沈降的型態 (acidic deposition)。酸性沈降除了雨之外還有其他形式,主要可分為「濕沈降」(wet deposition)與「乾沈降」(dry deposition):前者為氣狀或粒狀污染物,隨著雨、雪、霧和雹、霰等降水型態而落到地面;後者是在非下雨的日子,從大氣中沈降下來的落塵所帶來的酸性物質。
酸雨的組成主要物質包括:氫離子(H+)、氯離子(Cl-)、硝酸根離子(NO3-)、硫酸根離子(SO 42-)、銨根離子(NH4+)、鉀離子(K+)、鈉離子(Na+)、鈣離子(Ca2+)及 鎂離子(Mg2+) 等九種。在化學的定義中,酸鹼值(pH值)等於7時為中性,小於7為酸性,大於7為鹼性,在大自然的作用下雨水有可能偏酸,。依據台灣酸雨資訊網和環保署的研究報告,雨水酸鹼值達 5.0以下時,稱之為「酸雨」。
酸雨的主要來源可分為自然來源及人為來源。一般而言,大氣中所含的二氧化碳(CO2),在常溫時溶解於雨水中,達到氣液相平衡後時pH值為5.6;加上火山噴發的硫化氫(H2S)、海洋所釋放出的二甲基硫(C2H6S)、閃電所導致的氮氧化物(NO、NO2),使雨水再進一步酸化,此時pH值為5.0左右。
在人為來源中,酸雨中的SO42-主要來源為石化工業、火力發電廠及燃燒,NO3-主要來源為工廠高溫燃燒排放、交通工具排放。人為來源中所產生的污染物排放到大氣後,經過輸送、擴散、轉化(指污染物於大氣中產生物理、化學、生物反應,而轉化成酸性物質),形成酸雨。
表1: 酸雨主要成分及來源
SO42- |
石化工業、火力發電廠、燃燒 |
Na+、Cl-、Mg2+ |
海洋的海水飛沫 |
NO3- |
工廠高溫燃燒之過程、交通工具排放 |
Ca2+ |
地表、土壤、沙塵 |
NH4+ |
農藥噴灑 |
酸雨對人的危害是緩慢但巨大的,卻有時會被人們所忽略。這些危害包括:對人體的直接影響,例如刺激人類眼睛、皮膚,以及引起哮喘、乾咳、頭痛、鼻子、喉嚨的過敏等呼吸方面的問題。
此外,酸雨對生態的直接影響是,當其pH小於5.0時,會沖刷地面、土壤中的營養成分,並溶解土壤中的有毒金屬,流入河川或湖泊,嚴重時會使湖中生物死亡,導致生態系活動無法進行,最後變成死湖。水生植物和河川水源灌溉的農作物也會累積有毒金屬,經由食物鏈進入人體,最終影響人類的健康。對於非使用河川水質灌溉的農作物及其他植物,由於酸雨會溶解土壤中的金屬元素,造成礦物質大量流失,植物無法獲得充足的養分;或者當酸雨沈降到地表時,阻礙葉子的氣孔進行光合作用,最終枯萎、死亡。
酸雨對建築物的影響,則是酸性粒子會沈積在建築物上,造成侵蝕。酸雨也會以乾粒子的型態存在於空氣中,因此產生了煙霧並影響能見度。
以上種種,顯示酸雨對人類健康、生態和社會就像慢性病一般,即使不是立見其危害,也是長期緩慢的侵蝕。面對酸雨的危害,人們仍應謹慎、重視和適當因應處理。(本文由科技部補助105年度《「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以環保永續、環境教育、財務金融、應用科學暨新媒體藝術等領域為例》執行 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蔡美瑛|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