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風濕性關節炎的基因療法

102/10/25 瀏覽次數 9908
基因療法是針對基因疾病(因特定基因出毛病而出現的疾病)所設計的治療方法。例如海洋性貧血(地中海型貧血)是臺灣常見的基因疾病,估計國內約有5~8%的人基因組裡有致病基因。那個基因位於16號染色體上,會造成有缺陷的血紅素,導致貧血。

所謂基因療法,就是設法把正常基因送入病人身體的特定細胞中,以治療或延緩病程。20年前就開始進行基因療法的臨床實驗了,不過至今仍無突破性的進展。最近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一個團隊,針對風濕性關節炎發展出一個基因療法,值得注意,因為風濕性關節炎不是基因疾病。

那個團隊由哈佛大學醫學院骨外科講座教授伊文思(Christopher Evans)領導,他也是波士頓著名醫學中心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 (BIDMC)的先進骨科研究中心主任。(按,BIDMC是哈佛醫學院的教學醫院之一,本是相鄰的兩家醫院,1996年合併。)

風濕性關節炎是令人非常痛苦的疾病,會侵犯身體的許多關節。它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關節組織被身體的免疫系統摧毀,可用藥緩解病情,但是治標不治本。伊文思過去發現,細胞間質素(interleukin-1, IL-1)可能是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關鍵。也就是說,設法使細胞間質素不發生作用,就能切斷免疫系統攻擊關節組織的反應鏈。方法之一是把細胞間質素的受體全都塞住。

於是伊文思的團隊研發出基因療法,並完成了動物實驗。2005年,伊文思團隊發表了人體實驗第1階段的報告,證明這個療法是安全的。今年初他們發表了人體實驗第2階段的報告,證明基因療法不僅安全,而且有療效。

這個療法的步驟是:從病人受折磨的關節中取出組織;利用病毒把一個基因帶到組織細胞中;將那些細胞在實驗室培養幾天;再把那些細胞注射到病人關節裡;4星期後,病人表示關節痛苦、腫脹的情況減輕了,未注射細胞的關節依舊疼痛、腫脹。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