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重溫2012報導(二):土石流之險
102/02/22
瀏覽次數
20248
陳慈忻
|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所
台灣的「山」多「谷」也多,山谷地的氣候若濕潤,就容易有小河,平常,這些小河是涓涓流水、旅客絡繹不絕,但是土石流一旦發生,1米的小水溝瞬間變成50米,釀成災害。台灣大學土木系的劉格非教授為麻省理工學院的土木工程博士,土石流正是其研究專長。
為什麼會有土石流「災害」?
土石流是土石運移的自然現象,只要念過高中地理課程就知道,在地形從年輕的高山變成年老均夷的地貌過程中,土石流就是其中1種形式。
劉格非說:「發生土石流的3大要素就是土、水、坡度。」雖然台灣有足夠的條件使我們容易發生土石流,但是並不等於發生「土石流災害」,土石流發生的地區得要有需要保全的對象,像是居民或財產,才會有治理和防災的概念產生。
因為需要坡度,一般而言山坡地就是土石流發生的危險區域,而台灣兩千三百多萬人口中,就有三分之一住在山坡地區,很難不面對土石流災害。台灣降雨非常集中,颱風與暴雨提供了充足的水分,只要有料源的山坡地,自然就容易發生土石流。
而土石流料源的源頭,除了自然風化土壤與常見的崩坍外,也受其他自然事件影響,如颱風與地震。1999年921大地震的芮氏規模為7.3,地牛翻身使得台灣地層破裂、脆弱的地質更加鬆動,是產生土石流料源的重要過程之一。
另外,人為因素也可能產生土石流料源,包括非法使用河道、在山地開闢道路、過度開發和超限利用等,這些行為致使完整的地層被攔腰截斷,失去保護,易發生崩坍進而帶來土石流的料源。
從上游到下游
─
認識土石流的不同面貌
在台灣第1部土石流紀錄影片中,1996年賀伯颱風期間的情景被清楚紀錄下來,拍攝地點在南投縣神木村流域上游,「這部影片震驚全世界,很多人不知道這麼大的石頭會快速流動。」劉格非教授說。中上游的時候土石流隨陡坡降低有更多動能、流速快;而充滿了礫石的土石流稱為石流,強大的破壞力能把橋樑沖走。
到了下游,土石流看起來已經呈現泥流狀態,因為大石頭已慢慢沉積,但是絕對別因為看起來像泥流就把手伸進去,因為其實內部有很多礫石恐造成傷害。
土石流對下游破壞力很大,因此常見用攔砂壩來阻擋。但是豪雨造成的土石流,只要1次,就足以將攔沙壩淤滿。除非進行清淤,否則很難阻攔下一次土石流。因此,「以建壩來防治土石流的大目標應該是改變局部區域的地質和地形,而不是單單為了阻擋一次土石流。」劉格非教授說。
土石流防災第一步
平時減災
「台灣的土石流的研究水平很高,但說實話,土石流至今還無法準確預測。」劉格非不只提示了土石流災害的困境,也提出了台灣天然災害防災的概念,在災害當下的應變措施之前,平時減災和災前準備都是重要的防災環節。
儘管無法預測土石流的發生,平時減災可以藉由評估每個地方發生土石流的「危險度」來建立災害潛勢。根據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的「土石流災害潛勢資料公開辦法」,危險度的分級考量到自然環境的「發生可能」與人身財產的「保全度」。如果地質越脆弱則發生度越高;如果周圍有很多居民、公共設施、農地則保全度高,兩者相乘起來就是危險度。
經過危險度的估算,台灣不同風險高低的土石流「潛勢溪流」目前共有1,552條,並且有36,841人的人口居住地位於土石流潛勢溪流周圍,而且這還不包括可能到潛勢溪流附近遊玩的遊客。
到底這些具有風險的潛勢溪流在哪裡?現在水土保持局的「土石流防災資訊網」以及新推出的「土石流防災App」都已將潛勢溪流的地圖公開、註明雨量警戒值,民眾可以先了解自家周圍有災害風險的溪流,雨天時民眾也務必做好功課再出發。
台灣的面積小、交通易達性高,不論是居住、工作、或者旅遊,民眾在山地活動的機會相當大。但是土石流不只是單靠工程、政府措施就能達到防災效果,一般民眾也須要有基本的風險的概念,才能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重大天然災害之防救災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
:鄭國威|元智大學資訊社會所
土石流(28)
防災(74)
芮氏規模(4)
地震(132)
攔沙壩(2)
災害潛勢(5)
土石流潛勢溪流(2)
科發月刊(5210)
推薦文章
113/08/28
廢棄蝦殼讓魚魚變漂亮——天然增豔劑新材料
文詠萱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9/27
從名字就能猜出「你幾歲」!AI 如何做文字探勘?
郭羽漫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9/27
在炎熱的臺灣飼養雞豬牛,獲取蛋肉乳也不忘動物福祉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0/23
AI 助陣臺語教學:TAIDE 機器人如何提升學習成效
陳彥諺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