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生之兩難–自然產或剖腹產

99/01/13 瀏覽次數 34828
人類透過女性的子宮繁衍後代,創造生命。相傳在古羅馬時代,婦女分娩的方式就有自然產、剖腹產的區別。然而,在古代剖腹產屬於極端手段,通常是在難產或母體已故的情況下,才會剖腹取子。如今,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剖腹產已非必要之惡,孕婦有自由選擇的權利。但是,1985 年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明確指出,任何地區的剖腹產率若高於 10 ~ 15%,就屬不合理。長久以來,臺灣的剖腹產率卻始終維持在 32% 左右,高居世界第3。

究竟是自然產好還是剖腹產好?這不僅使每位準媽媽陷入兩難,各國的專家學者也各持己見,爭論不休。一般而言,自然產的子宮感染、傷口感染、嚴重出血、泌尿道感染的機率都較低,產後恢復也快。但在引起尿失禁、骨盆腔損傷的機率則較剖腹產高。儘管多數人相信,剖腹產的後遺症比自然產多,卻始終沒有具體的科學驗證。為了探究這個問題,臺北大學公共事務學院的劉彩卿教授積極投入研究,首先嘗試以探討生產方式與產後 6 個月內婦女醫療照護的使用情形,來釐清自然產與剖腹產的影響。

劉教授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婦女剖腹產後 6 個月內的醫療使用情形,包括住院及門診醫療使用者是否較自然分娩者多。其研究以 3 種不同的數量方法做為分析模型,包括「負二項分配」、「OLS」及「Logistic」,分別檢測產後婦科回診次數、相關醫療費用支出,以及醫療使用機率的差異。結果顯示,剖腹產的產後 6 個月內就診可能性及醫療費用都較自然產高。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這些差距達到統計上的顯著性,但差距並不大。

劉教授的這項研究有兩大創舉。一是利用全民健保資料庫完善的疾病編碼,區隔選擇性剖腹產及臨床上需要剖腹產的樣本,深入剖析「健康孕婦」使用選擇性剖腹產及自然產,產後 6 個月內醫療使用的差異。二是有別於國外的抽樣調查,這項研究是以全臺灣的孕婦醫療紀錄為樣本,比一般抽樣研究更具說服力,因而在國際上備受注目,其研究成果也得以在國際醫療界的重要期刊 Medical Care 上發表。

過去,國際上的各項相關文獻都無法評估剖腹產的風險性與利益性。這項研究率先利用健保資料連結出生檔資料,證實剖腹產需要較多的產後照護及較高的產後照護使用機率。目前劉教授仍持續進行我國醫療政策的評估及醫療照護利用的分析,其研究不僅把臺灣健保實施的經驗推向國際舞台,也針對全民健保未來可行的改革方案提出諸多建議。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