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誰來點燈?談更生保護與再犯研究:突破高牆,重建「心」希望

103/08/28 瀏覽次數 15776
2013年12月,立法委員廖正井研擬提出「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罪犯減刑條例」草案,希望解決監獄「人滿為患」的問題。依據法務部規定,每個受刑人應該分配到0.7坪的活動空間,但目前台灣受刑人卻平均只有0.4坪的活動空間,因此才會有減刑的聲浪出現,試圖降低監獄服刑的人數。然而值得思考的是:減刑雖然可以減緩監獄擁擠的壓力,對於真正有心改過自新的人不啻是一項德政,然而若再犯率居高不下,所引發的社會問題,是否會轉嫁到百姓身上?我們又要如何協助想要洗心革面的更生人呢?

更新之路困難重重

受刑人出獄後,首先要面對的課題是家庭、社會的接納與否,其次是就業的問題。因此,政府設立更生保護會,冀望提供更生人重新步入社會等相關方面的協助。
為了讓受刑人出獄後能夠經濟獨立,法務部矯正署在監獄裡開辦收容人技職訓練,培養一技之長;並辦理就業輔導工作,提高廠商及企業主雇用收容人之意願與信心,期使收容人日後順利謀職就業,提早適應社會生活及杜絕再犯的機會。

但「順利就業」常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因為更生人在隔絕多時後,與社會出現極大的斷層;此外,社會大眾對更生人常有負面的刻板印象,不願意雇用、甚至不願意與他們一起工作,因此更生人的就業率相對不高,他們常迫於經濟壓力而再度犯案,或是為求溫暖,而重回幫派的惡性循環中。
 
去除標籤的挑戰

更生,代表著重生,把過去全部丟棄,人生重新開始,從而獲得親友與社會的認同與肯定。但對社會大眾而言,「更生人」卻是個標籤,代表這個人曾犯錯被判入監服刑,連帶也使得更生人家屬被貼上標籤,這樣的「連坐法」間接造成家人的不諒解和朋友的疏遠。

其實,部份更生人在入獄前,家庭早已存在問題;當他們入監服刑後,家庭失去經濟支柱,生活易陷入困境;再加上社會的異樣眼光投注在其家人身上,更容易造成他們與家人的關係破碎。

就業的壓力、犯錯的標記、回歸社會的困擾、家庭的接納等因素,成為更生人面對新生活時的艱難挑戰。
 
心理壓力、社會認同與再犯

法務部指出,2009年底至2014年3月底,監獄受刑人的再犯數,從43,338人數上升到46,020人,其中又以男性受刑人的再犯數較高;再犯類型以毒品和竊盜最多,搶奪、暴力傷害、詐欺居次。更生人再犯的因素錯綜複雜。

綜合研究分析指出,多數再犯的更生人大多受到家庭生活破碎、就業不順等負面經驗影響,導致其心靈缺陷產生自卑,進而情緒控制能力差,甚至具有攻擊性。這些長久累積因素,讓許多更生人在剛出獄的短暫時間,很難調整適當的心態。再加上就業、家庭關係與社會接納等多重壓力與挫折的影響下,可能讓他們一錯再錯。
 
唯有愛能助他們迎向朝陽

受刑人重回社會生活是一個動態過程,成功與否牽涉多項社會因素,每項因素都是環環相扣的,包括更生人自身的生理、心理因素、社會網絡的角色認同,以及周遭親友的支持。

「唯有愛,才能使人的一生重頭來過!」面對更生人給予正面的支持態度,主動關懷,不要輕易鬆開我們的手,讓他們能感受社會處處有溫情,或許可以降低更生人再犯的事件!基督教更生團契桃園區會主任傳道陳伯雄以其輔導、關懷更生人的經驗強調,更生人出獄後更需要接納和陪伴;只要發揮「多走一哩路」的精神,持續關心陪伴更生人,幫助他們適應新生活,就可以使他們不再回籠。

為使社會大眾了解更生相關議題,此篇專題主要介紹更生人再犯的各種可能原因、更生人出獄後所必須面對的就業困難與挑戰,並探討社會標籤對受刑人家屬的影響、更生人的親友所要面對的社會壓力,最後期望透過各保護機制、矯正機關及社會大眾的心理轉變等,來共同協助更生人突破高牆,創造「新」生命。(本文由科技部補助「犯罪問題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撰稿/2014/06)

責任編輯:陳則秀|o’rip採訪編輯
審校:呂傑華|國立東華大學社會學系暨財經法律研究所
OPEN
回頂部